第622章 朝堂事,但见烽烟不见血

  黄昏和孙隽返京之后,京畿这边的朝臣其实都已经知道杭州那边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但是罕见的,极其安静。
  现在的局势状况,别说一般的朝臣,就是六部尚书,都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
  肯定会死人。
  会死很多人。
  汉王、赵王、纪纲几人,紧急将心腹召集到一起商讨,太子的东宫很是安静,在逐步接手兼国理政的事情——朱棣已经几次提醒,春节之后召回诸位藩王回京畿宴请之后,朱棣就要北上去往顺天。
  大部分政事都会交给朱高炽。
  尤其是医疗和货币改革,将由朱高炽全盘接掌。
  朱高炽压力骤增。
  一般的政务也便罢了,处理得了,但涉及到医疗和货币改革,又以货币改革为甚,现在根本看不出利弊。
  办得好了,也就那样,依然只是个不讨喜的太子。
  办不好?
  那估计就得把东宫太子的位置让给两个弟弟之一。
  太子安静的准备各项事务,乾清宫中的朱棣也是彻夜难寐,明日没有大朝会,按照惯例,一二品等权柄官员会齐聚乾清殿,开个小朝会。
  明日的小朝会可不简单,会持续很久。
  至于会发生什么事情,朱棣也不清楚。
  浙江发生的事情已经超脱了他的预估和掌控——黄昏这小子完全没按照套路来,至少明教的暴乱,就不是朱棣想要看见的局面。
  小朝会不像大朝会,四五更就要起床。
  一般来说,天亮之后,朱棣洗漱吃了早食,权柄官员才会到乾清殿求见,然后就是例行半天的公事,下午时候朱棣自行安排,可以处理政务,也可以选择后宫“娱乐”。
  对于勤奋的天子而言,其实每天都在工作。
  人和人的追求不一样。
  有的人坐拥天下,是为享受巅峰权力带来的快感,有的人坐拥天下,是为享受美人富贵,而大部分的男人若是穿越到了朱棣这个位置,很大概率就是后宫三千繁华处,从此君王不早朝了。
  没几个人能抗拒得了君王在女色方面的肆意狂欢。
  所以那些累死在办公桌前的君王,真的值得尊敬。
  朱棣虽然不是累死的,但也没有沉溺女色。
  吃过早食,狗儿神色凝重,“陛下,太子殿下、六部尚书、两位王爷、锦衣卫指挥使、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等人,皆在殿外候着了。”
  朱棣颔首,“黄昏来了?”
  狗儿应道:“来了。”
  朱棣再问:“孙隽来了?”
  狗儿又道:“来了,他来京述职,和他一样来京的述职的地方承宣使还有好几位。”
  朱棣想了想,“宣罢,另外去告诉除孙隽以外的其他地方承宣使,让他们先行回去,下午朕再召见,若是下午没空,明日召见,另再说一事,后日中午,在宫中设宴宴请诸位承宣使。”
  作为大明一把手,地方分公司的老总来京述职,朱棣还是要意思意思一下。
  毕竟江山的治理,这群地方老总功不可没。
  大明这个巨人,朱棣是头脑的话,京畿官员就是五官,地方承宣使则是四肢,承宣使下面的官吏,则是四肢上的神经和血肉,而大明雄师,则是这个巨人腰间的长剑。
  亿万黎民,是大明的骨骼。
  帝国的辉煌和持久,缺一不可。
  狗儿急忙出去了。
  片刻之后,太子朱高炽领先,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在后,再后面则是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以及浙江承宣使孙隽,最后是黄昏和纪纲,众人缓步轻声入殿。
  行礼。
  朱棣大马金刀,扫视了众人一眼。
  殿内气氛凝重,落针可闻。
  许久,待气氛拿捏够了,朱棣才缓缓颔首,“都免礼罢。”
  众人起身。
  朱棣的目光落在太子朱高炽身上,朱高炽本能的畏缩的低下了头,朱棣心里暗暗叹气,又看向二儿子,朱高煦依然昂首,当然,也不敢直视朱棣。
  直视天子,罪名极大,这种正式场合,亲儿子也不例外。
  朱棣看向老三。
  朱高燧脸上立即浮起一层笑意。
  朱棣挑了挑眉。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老三的心思变得深沉了些,不再是那个单纯跟在老二后面的跟屁虫了,也有了野望和阴谋。
  想到这心里长叹了口气,其实大多事情,还是自己屁股下面这个位置引出来的祸事。
  怪只怪三个儿子都出彩。
  想到这咳嗽一声,“六部可有事情商讨?”
  户部那边本来是有关于货币改革的事情启奏,不过尚书夏元吉知道今天天大的事情也得往后稍稍,于是默不作声。
  其余五部尚书,兵部尚书金忠也有事情启奏:关于浙江暴乱的事情。
  和夏元吉一样,金忠也知晓此事不急。
  这候 ai m ei 43.c*om 章汜。因为浙江暴乱,本来就是今天要处理事情的一部分,自己这个尚书等着陛下的裁决就行了,另外四位尚书今日纯粹是来看热闹的,自然不发话。
  大家心知肚明,别看此事乾清殿很安静,实际上波诡云谲,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人掉脑袋了,而且大概率不是一颗两颗。
  朝堂事,历来不见烽烟但见血腥。
  朱棣很满意六部尚书的沉默——缓缓挪了挪屁股,选择了一个舒适的姿势,准备好了今日持久战的心理,问孙隽,“浙江那边的暴乱是怎么回事?”
  孙隽上前一步,“回陛下的话,是微臣管理不力,致使明教暴乱,还请陛下惩罚。”
  这是以退为进。
  在其他人眼中看来,孙隽这一番话是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有的责任他这个承宣布政使来扛,倒不得不说,这其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六部尚书、大理寺卿、左右都御史都觉得这个策略不错。
  尤其纪纲,更是惴惴。
  他无比希望陛下就因为孙隽这番话而将浙江的事情压下去——纪纲是真的有点怕了,浙江的事情,基本上是他一手闹出来的。
  强牺 baolaixsw.com 读牺。可纪纲完全没想到,事情会到这种无法掌控的程度。
  他其实有过这方面的预算。
  但是现在他倏然发现,就算用这种事来收拾了黄昏,鉴于北镇抚司在浙江的举动,只怕陛下掉过头来就要收拾他纪纲了。
  反而是汉王和赵王,屁事没有。
  所以现在的局势下,纪纲是真心想要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制大 制枭。不过……
  有人不会让孙隽得逞,也不会让纪纲如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