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第一百八十三节 和谈(1)

  “恭喜王爷!”
  “给大王道喜!”
  李慢侯府邸前,宾客如云,一个个朝着门前相迎的礼宾官张义作揖拜贺。
  李慢侯封王了。
  理由是收复北京大名府,这理由是赵构给的,在朝堂上其实引起了很大争议,因为绝大多数官员都表示反对。
  给一个手握重兵的藩镇封王,谁都想得到这意味着什么。这候 k en shufan g.com 章汜
  其实李慢侯自己,反而对此不是很感兴趣,他看重的不是名位,而是实权。要权,只是他想做事。每一份权力,对应的是调动资源的能力,他需要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他手里,能发挥出巨大的效率,远比在文官手里高效的多。
  因此册封下来后,李慢侯再三上表谢辞,只是赵构态度坚决。
  李慢侯已经有了实权,在加上虚名,名实相副,这不一定是好事,这会给他带来巨大的障碍。当藩镇都要被忌惮,处处掣肘,更何况是一个藩王了。
  三次请辞都被拒绝,李慢侯也能理解赵构的想法,赵构在恐惧!
  十万女真大军在无为军、和州一线展开,天天打造战船,打算渡江。他的心理压力太大了。周边只有一个岳飞部能调的动,但也只能在侧翼牵制,女真军的战斗力,还不是目前的岳飞能在野战中轻松战胜的。尤其是当女真人占据兵力优势的时候。
  江北藩镇军没一家行动的,都在关门自守,田氏兄弟坐镇光黄,尽管女真人都没去打光州,两兄弟甚至主动放弃光州,集结重兵三万步骑,退守大别山,死守黄州。舒蕲两州属林永管辖,也是集结重兵自保,绝不主动出击。
  对此朝廷没有任何办法,甚至不敢斥责这些藩镇,因为女真大军就在旁边,万一他们投了女真呢?王德、丽琼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眼前的困局不就是因为军阀反叛引起的吗,要是江北藩镇也叛了,千里江防立刻就形同虚设。
  韩世忠部远在千里之外,根本来不及回援,倒是可以攻打洛阳,切断女真人的退路,可这一次,女真人似乎不需要退路,他们沿途攻城拔寨,烧杀抢掠,都不留兵驻守,显然有信心可以怎么来的怎么走,就像靖康时期一样,他们是纯机动作战,来去自如。
  张俊和刘光世留在江南的部队也靠不住,虽然赵构罢免了张浚,但他对张浚的见识是信赖的,之前朝议,张浚就表示过,“俊等渡江,则无淮南,而长江之险与敌共矣”,张俊、刘光世的部队如果派去御敌,等于将天险交给敌人。
  赵构手里无兵可用,刘光世手下的王德、丽琼已经反了,手里几乎没人了。张俊的兵他也不敢用,担心溃败,而且他也不想让张俊的兵离开临安,张俊的兵不行,但张俊是值得信任的,关键时刻是能为他拼命的。
  如果是普通人,身在杭州,听说敌人在长江北边,甚至可能麻木,稍微机敏的人,听到敌人渡江,可能会感到紧张,可赵构是那种听到敌人还在江北,就已经恐惧到要逃跑的人。
  别的文官忌惮藩镇,赵构只会千百倍的忌惮。坚持给李慢侯封王,就是一种过于担忧的病态表现。李慢侯的兵很能打,这是公认的。这次北伐,诸路受阻,唯有韩世忠部和李慢侯藩兵有进展,尤其是李慢侯收复了河东之地,而且还在兴兵,已经成功推进到了漳河、滹沱河一带。又有收复大名府的功劳,论功封王是足够了,之所以没有封王,主要是文官忌惮。更忌惮的赵构,反而觉得只能拉拢,大力拉拢李慢侯。
  因为赵构承担不起李慢侯在此时的任何不轨之举,假如李慢侯不满封赏,不肯用兵,河北金兵大举南下怎么办?甚至李慢侯如果退兵的话,局势会更加崩坏。最为糟糕的是,李慢侯看到如今朝廷危局,像王德丽琼一样反了怎么办?赵构不给李慢侯封王,刘豫、金国可是愿意的很。强牺 kenshufang.com 读牺
  如果能用一个王爵,换来李慢侯的忠诚,那是绝对划算的。李慢侯只要继续保持对河北的攻势,女真人就不可能大举南下,甚至很可能退兵。李慢侯对江北藩镇拥有很大影响力,如果他忠于朝廷,兴许就能调动这些藩镇。
  总之在赵构看来,给李慢侯封王,有百利而无一害。不给他封王,有百害而无一利。
  还有一点,赵构打算议和,朝里这些文官,哪怕怕得要死,嘴上也不饶人。一说议和,纷纷反对,但不议和,又该如何?
  这种文官偏执于某些观念,是可以绑架死一个王朝的,明朝的崇祯就是。
  赵构却不是,别看他的威信比崇祯低的多,权力小的多,但他善于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利用文官派系之间的内斗,最终让他的想法付诸实施,除了胆小懦弱这一点外,赵构其实跟许多中兴君王一样,都是很有能力的。比不上刘秀,至少比得上唐肃宗。制大 制枭
  武将同样反对议和,比如韩世忠就是最积极的反对者之一,岳飞也反对。赵构一旦明目张胆的主张议和,他很可能就调不动这些军队了,韩世忠会上书反对,岳飞甚至可能负气离开。
  那样局面就更崩坏了,唯有李慢侯,一直很能打,一直主张议和,此时赵构需要利用李慢侯压制其他武将。
  于是,他凭什么要吝惜一个藩王之位呢。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