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

  舒知茵若有所思。
  景茂庭自然而然的转移她的思绪,说道:“你父皇和母妃的死因,我查到了一些重要的线索。”
  舒知茵连忙问:“嗯?”
  “我秘密的翻阅了你父皇的起居注,在他生前的半年里,常寥寥几笔记录他龙体有恙。”
  “父皇龙体有恙?”
  “对。”景茂庭面不改色的道:“我寻到一位隐退的老御医,他惋惜悲痛的透露,你父皇患有顽疾,是不治之症,在驾崩前几日已病入膏肓。”
  舒知茵震惊不已,愕然道:“父皇的精神颇好,岂像病入膏肓之人。”
  “你父皇应是始终强撑着,因放不下江山社稷。”景茂庭道:“我又询问了起居郎,他证实你父皇常胸口疼痛不适,却不肯宣御医,只强忍不语。”
  “父皇若患顽疾,岂会放弃医治,更会设法遍寻名医。”舒知茵仍是难以置信。
  “待你回到舒国,可再找他们验证。”景茂庭冷静的看着她,如果她真要找老御医和起居郎验证,他自有办法让她验证为实,包括那册起居注。沉默了片刻,他说出了精心准备、安排周全的真相:“我推测,那晚,你父皇病危,你母妃故意制造煤毒,追随他同去了。”
  舒知茵紧蹙眉头,她无法相信,可又由不得她不相信。她心乱如麻,开心父皇和母妃的死因与他无关,却惶然难安,感觉真相有蹊跷,一定要知道真相的念头疯狂的叫嚣。她深吸口气,全神贯注的盯着他,问道:“那天,你除了跟母妃说男婴没有夭折,到底还说了什么?”
  “仅此,没有说别的事。”景茂庭异常沉稳。
  “你敢以我和孩子发誓吗?”舒知茵冷静的道:“你发誓,如果你有半句谎言,我会在生孩子时难产而死。”
  “你……!”景茂庭猛得眸色冷沉,寒声道:“你太荒唐,太狠了!”
  舒知茵惊问:“你不敢发誓?”
  景茂庭松开她的手,朝后挪了挪,整个人冷峻成冰雕,悲哀的道:“你非要证实他们的死因跟我有关,全是我造成的,你就满意了?你还在怀疑我?无论我怎么做都打消不了你的疑虑?你要怎么样才能相信我?发誓就可以了?如果发誓就可以得到你的信任,你为何不在来许国之前让我发誓?这几个月我过得很不好,我很想你,为了博得你的满意,让皇位易主,去查你父皇和母妃的死因,还生怕没能在你产下孩子之前赶到。这几个月我所承受的,比我活二十余年所承受的全部都要多。”
  迎着他痛楚的眼神,舒知茵的心被什么狠狠的扎刺着。
  “我不顾一切的要跟你一起,害怕失去你,你就不能可怜体谅我吗?”景茂庭苦涩的道:“收起你的冷漠和冷静,别再较劲了,我们能安稳的在一起不是最重要的吗?除非你不想跟我在一起。”
  舒知茵垂目,内心深处疼痛而潮湿。
  景茂庭强忍着闷疼,语声极为冷静的道:“如果你不想跟我在一起,或是跟我在一起不愉快,请直接告诉我,我不会缠着你不放。”
  “你知道我想要跟你在一起。”舒知茵别过头,眼泪流出眼眶,她伸手拭泪,泪却越拭越多,“我想相信你,可我说服不了自己,总觉得你的话语里另有隐情,我……我的理智总不由自主的处于上风。”
  景茂庭靠近她,探头看到她泪眼婆娑,心中发紧,硬起的心肠终是瞬间变软,他捧着她的脸颊,连声道:“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他俯首吻去她的泪,缓缓挪到她的唇,深情难耐的吻住她的唇,热烈的吻她,全心全意的投入其中,吻得她忘情的回应。
  良久,他难舍难分的离开她的唇,望着她迷离双眸,喃声道:“茵茵,你父皇和母妃的离世我也很痛苦,非我所愿,我无愧于心,请相信我,别再胡思乱想,别再折磨我们。”
  “好,我相信你。”舒知茵酸楚的深吸口气,除了相信他还能怎么办呢,凭他如她所愿、如期而至,她如何还能忍心绝决待他,那些凭空的猜测全都放下,道:“我不再提旧事。”
  景茂庭感动不已,紧搂她入怀,道:“我们明日一早回家。”
  “好。”舒知茵闭起眼睛,偎在他结实的胸膛,她的心脏处涌起阵阵暖流,泛着悸疼。
  景茂庭吻了吻她的额头,眼睛渐复沉静,他知道她的理性和冷静,和骨子里冷漠薄凉,以及孤单无依的柔弱,免她胡思乱想,他决定永远的隐瞒真实身世,他的和她的。
  其实,景茂庭就是当年荣妃产下的那名男婴。被齐老救下时,小手里握着舒家的传家玉镯,正是舒泽帝给荣妃的定情信物,那本应该给正妻的玉镯,因阴差阳错,舒泽帝毅然决然的给了荣妃。
  在景茂庭六岁时,齐老告诉他真实身世,并劝慰他,他毫不犹豫的选择继续隐姓埋名,发愤图强。
  那年,景茂庭对舒知茵一见倾心,一度因爱上自己的胞妹很痛苦不堪,齐老发现了端倪,跟他坦诚相待,说出了舒知茵的真实身世。景茂庭不胜狂喜,所爱之人是救命养育恩人之女,他更加坚定要娶她为妻对她好。与此同时,他答应齐老一定全力拥护舒知行,一是为了齐媛和齐家,二则是实现自己的抱负。
  如果不是被逼得不愿意再忍,景茂庭本不想向荣妃透露自己的身世。那天,他向荣妃坦诚自己的身世,亮出玉镯,滴血认亲。表明了只想一辈子做‘景茂庭’忠诚为国的决心,将自己如何中剧毒、如何解毒、在宫刑贬官和让舒知茵堕胎之间如何处于两难、舒泽帝等待他发身亡将舒知茵改嫁给齐汀的事,全都详细的告诉了荣妃。期待荣妃能按照他出的主意劝服舒泽帝,使得舒泽帝有所忌惮,莫再为难他。
  在荣妃惊恐亲生儿子和亲生女儿结为夫妻时,连同舒知茵的真实身世,景茂庭也告诉了荣妃。因当年荣妃久久沉浸在丧子之痛里郁郁寡欢,情绪低落抑郁,入宫为皇妃之后身体一直虚弱,怀胎十月生下的婴儿夭折了。舒泽帝担心荣妃承受不住再次的丧子之痛,恰逢当天齐老的夫人产下一女,舒泽帝恐怕荣妃悲伤过度,跟齐老商议,由李嬷嬷把女婴交给荣妃替换了夭折的婴儿。
  舒知茵实乃是齐老和齐夫人所生,生为齐家女,是舒泽帝为盛宠疼爱荣妃而存在的公主。可是,以免景茂庭毒发身亡后荣妃会心疼舒知茵而悲痛,舒泽帝恩威并施的叮嘱齐老,让齐汀等待五年,倘若五年内景茂庭出了意外,就让舒知茵改嫁给齐汀,因为荣妃曾说过,除了景茂庭,她最想让舒知茵嫁的人是齐汀。只为了让荣妃能缓解悲痛,舒泽帝不顾齐老的哀求,欲极力促成。
  荣妃极端的选择了跟舒泽帝同归于尽,这并非是景茂庭所愿。一是,荣妃觉得舒泽帝难以劝服,唯有跟舒泽帝同归于尽,她的亲生儿子才能安然无忧的度日。二是,多年美好景象的轰然崩塌。如果舒泽帝隐瞒舒知茵的身世是对她好,可是,他明知道齐汀和舒知茵是同胞兄妹,却为了在景茂庭毒发身亡后安抚她,执意促成他们成夫妻,此有违伦常之举极为自私,令她深受打击,心灰意冷。
  命运始终无常,每个人的一念之间,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翌日清晨,跟许元伦道别后,景茂庭携舒知茵回舒国。马车平稳前驶,昼夜不停的赶路,历经一个多月,他们回到了舒国。舒知茵的那辆华贵马车等在京城之外,齐汀和程蔚之手牵手候在马车边,她会心的一笑,换乘上马车,队伍浩荡进京。
  如同出京时一样,舒知茵临盆在即,从闲清园回到景府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座京城。
  阔别七个月之余,踏入景府,舒知茵目不暇接,府内景致焕然一新,因曾被金谷公主破坏过,此时的园林花木被景茂庭重新设计培植,赏心悦目。
  得知舒知茵回府,小皇帝立刻出宫,亲自到景府探望皇姑姑。远远的,小皇帝就看到景大人揽着皇姑姑在花园中散步,随着他步步走近,不禁发现,总是沉静高深的景大人,时常冷峻严肃不苟言笑,唯独在皇姑姑面前宛若变了模样,脸上带着温暖笑容,这万水千山日月长风,而景大人的眼睛里唯有皇姑姑。
  “皇姑姑。”年幼的小皇帝彬彬有礼,由衷的流露出敬重之意,因敬重景大人而敬重景夫人。
  舒知茵欣慰的望着瑞儿,他眼神明炯,经齐老和景茂庭的教育必能成大器。她刚要开口说话,忽然腹中一痛,有临盆的征兆。
  小皇帝不慌不忙,命令侍从去传太医和稳婆。
  等一阵剧烈的阵痛过后,舒知茵被景茂庭迅速的抱回寝殿,轻轻的放在床榻上。景茂庭轻拭去她额头的冷汗,温言道:“别怕,我会陪着你。”
  待产了两天,景茂庭总是在榻边陪着她,舒知茵轻问道:“你不去忙国事?”
  “不用,要培养皇帝亲理国政的能力,难决之事,他自会与我商议。”景茂庭吻着她的额头,道:“你这些日子需要我的陪伴。”
  舒知茵内心震颤,景茂庭有意培养瑞儿,瑞儿肩负着安天下的重任,而景茂庭无疑是这天下的脊骨。她冷静的说道:“瑞儿毕竟年幼,仍需你时刻辅佐。”
  “我知道,你放心,我自有分寸。”景茂庭深情的吻着她,道:“从今往后,你只管舒服幸福。”
  “你呢?”舒知茵热情的回应着他。
  “让你舒服幸福的同时,成为千古一相。”景茂庭语声笃定,此后,正大光明的效忠舒国珍爱她。那些他不愿意让她知道的事,是为让她内心安宁,他自会天衣无缝的隐瞒她一辈子。
  窗外飘起入冬的第一场瑞雪,舒知茵依偎在景茂庭的怀里,甜蜜的笑容抚面,心里很踏实。
  岁月悄然无声,细腻的感情滋润渗透入四肢百骸。
  多年以后,春意盎然的午后,舒知茵闲适的坐在古海棠树下,眸色清亮,美艳明媚,浑身散发着幸福的温软。她漫不经心的饮着桑椹酒,瞧着不远处在愉快玩耍的孩童们,二儿一女,快乐自在。
  “茵茵。”景茂庭更为冷峻挺拔,浩然的气场日渐强盛,于融融春阳中,他阔步走向她,在府外他权倾朝野有多刚正沉稳,在府内对她就有多温存深情。
  “檀郞。”舒知茵情不自禁的笑着,他做到了,她每日舒服幸福,享受着美妙时光,内心知足而又不失自我。
  “明日,我们带孩子去游祁山的玉兰花海。”景茂庭温情款款,健臂揽拥她入怀,呼吸着她香暖,他胸中炙热,仍如新婚时那般对她怦动渴望,欲罢不能。
  “好。”舒知茵沉湎于他宽实的胸膛,笑意甜软,他对待国与家很有分寸,把握的很平衡。
  这天下,无人不知忠正的景丞相和明艳的景夫人恩爱绵长,他们常相伴同游,看着他们并肩而行的背影,那无疑就是白首偕老相知相惜的美好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到此完结了,非常感谢大家的陪伴,鞠躬鞠躬
  我的古言新文《好》待开,恳请继续支持。请进我的作者专栏预收新文,并顺手收藏我的作者专栏,感谢,期待再次的陪伴
  本书由 空色深蓝 整理 小说下载尽在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