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朝堂上
  李丞相昨天傍晚才知道工部要在淮江上同时建四座大桥!
  修建淮江河上的四座大桥!这是多么大的一件事!
  而他作为本朝唯一一个丞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居然在第一座大桥动工了才知道这件事!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工部这一帮人也太不将他这丞相放在眼内了!
  这么大一件事!没有问过他一点意见就算了!还瞒着他就已经动工!奠基仪式都没有请他参与!
  他的脸子往哪搁!
  哼!没有经过满朝文武百官的同意和商量就动工修桥!这怎么能行!
  “皇上,淮江河大多河段宽约一里以内,更有甚者一里有余!世人皆称其为天堑,壕沟!在淮江河上建桥简直比登青天还要难!臣认为应该马上下旨勒令工部停工,免得劳民伤财!”李丞相言之凿凿地道。
  李丞相话音刚落,文武百官齐齐附议!
  开玩笑!国库的银子都被工部花光了!这么大的政绩都被他们领了,他们还用什么银子来赚政绩?
  “皇上,青天有可能登上去吗?没有!所以淮江河上的大桥也没有可能能建成!皇上趁现在才刚开始,得赶紧喊停啊!损失还不会太严重!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继续下去每天得浪费多少人力物力!不但国库承受不起,亦需恐防百姓怨声载道!”
  “皇上,天公不作美,老天爷已经很久没有下雨了,大旱之后,必有洪涝,此时正是国家多事之秋,国库的每一文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淮江河上建桥,这无异于将银子直接扔到河里找不回来!天灾下来,如果百姓知道银子大都花在修桥上,导致镇灾银子不足,我们作为父母官的怎么面对百姓?皇上请三思!”
  “皇上,微臣觉得在淮江河上建桥无论从经济,政治,历史上都有重大意义,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如果能够建成,这样的丰功伟绩,将在史册上画上浓重的色彩!这样的大事,固然应该去做,但是微臣认为干大事也需要量力而行,所以只建一座桥就够了,四座同建,实在有些好大喜功!”这位大臣也是个人才,都懂得先扬后抑了。
  “皇上……”
  “好了!众卿家是觉得在淮江河上建桥是不可能的事,是浪费人力物力的举动,是劳民伤财的行为,是吗?”皇上赶紧阻止他们说下去,左一句皇上,右一句皇上,他头都被他们吵得痛了起来。
  “臣等认为此乃不明智之举。国库银子肩负着我朝百姓的安居乐业和闵泽国的安定和平之重责,实在不能只考虑一处地方。圣人道: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我朝福员辽阔,皇上不能厚此薄彼啊!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李丞相一副心系社稷江山,大义凛然地开口道。
  “工部这等行为实在有欺世盗名之嫌疑。求皇上明察。”
  “朕明白了,不过众卿家不用担心,朕只给工部准凑了一座桥的费用。而且李尚书和六皇子办事素来可靠,桥应该是能建下来的。”皇上开口道。
  “国库只拨了一座桥的银子?那另外三座桥呢?”李丞相愕然。
  工部那些人从哪里找来那么多银子造桥。
  三座大桥建下来,怎么样也得几十万两啊!
  就是六皇子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拿出几十万两吧!
  等等!若是四座大桥都建造成功后,这简直就是丰功伟绩,右丞相的空缺恐怕不再是空了。
  工部尚书素来与自己不和,若是让他和自己平起平座,那自己以后的日子不就憋屈极了。
  李丞相偷偷看了一眼龙椅上的皇上:难道余下三座桥是皇上从自己的私库出的银子?
  最近自己太出头了吗?让皇上对自己有所忌惮了?
  所以借此机会将工部尚书提拔上来,牵制自己?
  他想了一下皇上最近一段时间对自己的表现,除了自己儿子立外室为妾一事,责备过自己,并没有其它不妥。
  不过君心难测,伴君如伴虎,以后得小心一点。
  “另外三座大桥,分别由六皇子,狄绍维,升平侯捐建。”皇上说完这话,便开始欣赏百官表情。
  果然,都脸红了!
  皇上接着开口:“国库只负责京宁淮江大桥的费用,这桥建成后过桥是要收路桥费的,众卿家大可放心这银子扔到淮江河上便一去不回头!待桥竣工后,众卿家过桥时千万别忘了付费或者打赏一下,这样国库所出的银子不出几年就可以收回了。”
  李丞相听了这话岂止是脸红,他都有点无地自容了。
  难怪这么大一件事,事前他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六皇子这不是存心让自己难堪吗?
  文武百官齐齐尴尬地说,绝对不会不付银子过桥。
  不过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府中有人走官道不付路桥费被皇上知道了?回去得敲打敲打一番,绝对不能因为这几文钱的事,害得自己与贪官污吏这名词挂钩。
  京宁淮江大桥一听就知道这桥是建在流经京宁县的淮江上的大桥!
  京宁县和帝都城隔江相望,京宁淮江大桥修好后,两城百姓南来北往若不选择坐船,都必须经过京宁淮江大桥。
  淮江河上四条桥,京宁淮江大桥绝对是最大客流量的,即便路桥费只是一两文钱,但是聚沙成塔,每天过河的人成千上万,这桥的银子还担心赚不回来吗!
  反正每个在淮江河上经营客船的商人都富得流油。
  而事实也证明,别小看了这些路桥费,自从六皇子提议用水泥修建官道,并收取路费后,去年年底户部的人总结出这笔银子后还吃了一惊。
  待全国官道都修理好后,收入更是可观。
  文武百官又开始转口风了,纷纷赞扬起这几座桥建成后有什么好处,赞扬六皇子等人如何的心系社稷,爱民如子。
  又说自己家底轻薄,两袖清风,拿不出这么多银子,但是等桥修好后,一定多走几次桥,多付点路桥费,为这京宁淮江大桥添上一砖一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