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大佬都来了

  “欢迎你,那些疲乏了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那熙熙攘攘的,可怜的人们,把这些无家可归的,饱受颠沛的人们,一起交给我。我站在金门口,高举器自由的灯火。”
  楚舜念叨着娜沙罗琪的十四行诗《新巨人》,最后五句。
  这首诗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雕刻在了自由女神像的基座上,楚舜之所以会念叨这个,是感觉只要把这话念出来,就像是在阴阳怪气美利坚。
  在机场等着人,接机的人始终未到,楚舜在到达口站了一会,站着有点腰疼,找了个位置坐下。
  今天运气不太好,本来飞机应当更早到达,在洛杉矶国际机场上空时,不知道怎么了,盘旋了半个小时才落地,比预定时间晚四十分钟,可即便如此,接人地导依旧迟到,真是干得漂亮。
  楚舜接下来的行程,先要去酒店,然后要去罗伯特的工作室,最后还在迪士尼影片公司的洛杉矶分部,行程繁琐,因此罗伯特找了一位地导。
  美利坚人,真的还是没有岛国人会安排,看看坂本课长。
  “对不起楚舜导演,真的对不起。”
  大约十五分钟后,楚舜都在自动贩卖机买了一听可口可乐,快喝完了,一位三十多岁的拉丁裔男子才跑来。
  美利坚中低端的服务行业,几乎一般都是拉丁裔。
  “我开的车被追尾,所以时间晚了。”地导先解释,还拿出了手机,里面有出车祸的图片,证明自己没有说谎。
  “真的很抱歉,本来我应该马上让同事过来接楚舜导演的,但警察不让我打电话,一直盘在查。”地导在说话时,把行李接了过来。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被追尾,还要被警察盘查限制自由,但肯定不是因为种族关系,楚舜狗头表示。
  “先送我去酒店。”楚舜说道。
  “星光大道的w酒店对吗?好的我明白了。”拉丁裔地导先自问自答,然后道:“车在停车场,楚舜导演请跟我来。”
  大约四十多分钟路程,二十多公里的距离,达到目的地。
  楚舜预定的房间是w酒店奇妙套房,价格不贵四千多软妹币一晚,房间有有七十七平,相比之下在东京和大阪,77平的套房不可能这么便宜。
  w酒店在洛杉矶并不是豪华酒店,但距离星光大道只有四百多米,地理位置方便。
  在酒店办理入住后,把行李放下后,又在地导陪送下,抵达罗伯特的工作室。
  说是工作室,其实是自家别墅的二楼改造的地方,除了拍摄纪录片,也会接受广告拍摄,别看洛基一直跟着罗伯特当副导演,也曾经获得过戛纳广告节的设计类创意狮子。
  来工作室是为了,看其他素材,要知道纪录片剧组跟着《美丽人生》剧组拍摄几个月,总素材量高达1500小时以上,这些素材最终被剪辑成为109分钟的纪录片电影。
  被减掉的素材,楚舜也想保留一份,以后可以捐赠给北影。
  取走一份拷贝,随即和罗伯特来到迪士尼分部,总部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伯班克市。
  “欢迎楚舜导演,还有罗伯特先生、洛基先生来到我们公司。”道格恩招呼道。
  道格恩作为向导,大致的参观了公司,主要交谈了后天首映礼的流程。
  安排得很妥当,楚舜没什么意见。
  时间来到《随电影》首映当日,中间楚舜在酒店休息,没有出门逛。
  首映地点是赫赫有名的华夏大戏院,戏院高27米左右,是剧院之王得意作品,由两根珊瑚红色的柱子撑起铜顶,最让人印象深刻地是柱子上的黑面獠牙的装饰,怪吓人。
  凑近点看才能看到门口还有两个石狮子,有点小只。
  前面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柯达剧院就在旁边,左边是杜莎夫人蜡像馆,有人说来了洛杉矶,不到这华夏大戏院来看看,像是到了华夏不去长城。
  当楚舜听到这种说法时不禁感叹,真会捆绑销售,他选择这地方,主要原因还是宽敞。
  在奥斯卡之夜,忘记是谁告诉楚舜的来,洛杉矶最好的两个剧院也就是柯达剧院和此。
  租下一天的费用不高,但场面是真的不小,特别是到场的人,导演方面是楚舜和罗伯特邀请过来的人,而媒体是迪士尼找来的。
  本身纪录片上映,真没有这么大的阵仗,因为关注纪录片的人是真少,别说要买票观影,网络以及电视上免费的都没人看。
  况且首映现场还来了另一批人,就非常厉害,奥斯卡颁奖典礼,也不能把这群人请来。
  比如米歇尔主编,是《电影手册》的现任主编,这本电影月刊是大名鼎鼎,创始人是“电影精神之父”安德烈·巴赞,欧洲最权威的电影专业刊物,可以说是催生了法国电影新浪潮。
  《视与听》现任主编,这报刊是英国的一份历史悠久的电影杂志,没有之一。
  长得人高马大,但还带着眼镜的五十多岁的白人,有点类似于史泰龙的身材,穿上西装打领带,冒充斯文的名叫梅勒,是《村声》现任主编。
  除此之外,还有《电影旬报》主编岸田齐廊,《电影评论》主编朱尔斯等等,一时半会出现太多名字也不好记录,反正就是各大电影学术刊物的主编,包括《银幕》、《电影史》、《电影季刊》等都到场。
  “平时都不参加首映礼的主编全部都自己来了,这是什么影响力。”道格恩也相当惊讶。
  “我们是低估了老板。”罗伯特琢磨。
  罗伯特现在很激动,因为有这么多大佬来看他的纪录片,虽然他很有逼数的知道,都是为了“楚舜”和“随电影”以及“操木偶拍摄”,和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可那也是人生巅峰。
  开奔驰,做宝马,电竞椅上日……咳咳,电影院里人上人。
  他还记得读书时期,有同学一篇论文,在《村声》上发布,罗伯特真是羡慕无比,他是压根不敢往《村声》这档次的刊物上投稿,人贵有自知。
  现在《村声》主编梅勒来看他拍摄的纪录片,罗伯特自己是到头了。
  别觉得这些电影期刊,似乎是圈子的自己追捧,主编梅勒往大了说,也就是电影理论家,往小了说是光动口不动手。
  不是这样,就说和安德烈·巴赞齐名的另外一位法国影评人让·米特里。
  在以前,长镜头和蒙太奇是水火不容的,长镜头觉得蒙太奇是侮辱电影艺术,而蒙太奇认为长镜头是憨批,有技术不知道用。
  米特里这位电影理论家,是折中派,他认为可以两者都为电影服务,现在看来是稀松平常的事,很多都是电影理论家钻研出来。
  这些电影理论家发表钻研的渠道是刊物,准确的说,刊物和评论家在某些时候,推动了电影行业的发展,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技巧方面。
  外人看着没卵用,罗伯特和洛基这种传统导演眼中,甚至于比道格恩还要大佬。
  “今天是我人生巅峰!基本是聚集了世界上所有期刊的主编,谁的电影能够有这么多大佬在场?”罗伯特牛头询问洛基:“洛基你怎么看?”
  “从来没有导演,能够同时在商业、艺术以及学术圈,拥有这么大的声望,楚舜导演真的夸张。”洛基终于不当复读机了,因为他也被眼前一群大佬,弄得眼花缭乱。
  别以为艺术性强的导演在学术圈就受欢迎,看看欧洲很多艺术导演被喷成什么样子就知道了。
  观众看特效,剧情和人设,影评人看内涵,学术圈看技巧,卡梅隆被影评人各种说剧情无脑没内涵,但无论是水下拍摄,还是3d电影技术进步,都受到学术圈好评。
  “梅勒你也来了?”米歇尔看着老熟人。
  “从未想过有一种拍摄技巧,能够让电影风格多姿多彩,见证影史的一幕,我不可能缺席。”说着梅勒咳嗽了两声,他壮得跟史泰龙一般,但其实因为生病,割掉了一小半的胃,所以身体并不好。
  米歇尔可以说是消瘦,小号的西装穿在身上,肩膀处还是显得有些大,在学术圈有“壮瘦哥弟”的说法,壮指梅勒,瘦是米歇尔。
  可米歇尔是瘦,还挺健康,经常参加业余马拉松,第一次参加因为年老不懂事,没有穿戴胸贴,所以磨出了血……
  “《天堂电影院》和《黑客帝国》从编剧到导演,最后剪辑和美术指导,甚至连配乐我认为都不可能是相同的人,但我万万想不到,他们是同一个人。”米歇尔道:“没有亲眼看见,我真的难以相信。”
  “我最佩服是楚舜导演拍摄的《六格》。”朱尔斯突然插话道:“如果拍摄的是其他导演,我肯定认为这是一部连我家的狗汤姆都不愿意看的电影,但导演是楚舜就不同。”
  “最不缺少拍摄技巧的导演就是楚舜,无论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电影中电影]手法,还是《黑客帝国》中[旋转定格长镜头],他都看成拍摄技巧万花筒。”
  朱尔斯一开口,虚弱的壮汉梅勒立刻转头不想与之交流,而米歇尔碍于面子,还是继续在听他说。
  “《六格》里面一丁点技巧都看不见,真是完全剥离技巧的作品,这部影片想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电影本身,非常具有思想的作品。”朱尔斯道:“很可惜,《六格》目前只有日语版本、法语和中文版本,看过的人很少,我也是看的法文版。”
  说了这么多,朱尔斯这老头是想表达,这部电影看过的人很少,但他看过。
  梅勒不喜欢朱尔斯,主要原因他是《电影评论》的主编,《电影评论》作为林肯中心电影出版协会的刊物,地位不低,可偏偏设立了一个[评论家的选择]模块,对电影作品,给出五个评价:杰出之作、必看之作、值得一看、平庸之作、不清楚。
  最后一个“不清楚”评价,梅勒认为简直是在侮辱电影。
  学术圈的圈子化,是所有圈子里第二夸张的,仅次于政客圈,所以当场的四十多位主编们,分成了七派。
  一方面是《电影评价》不受待见,另一方面朱尔斯作为东欧犹太裔,所以米歇尔对接下来的交谈很敷衍
  朱尔斯也有自己圈子,见到梅勒和米歇尔反应后,就转身融入自己圈子聊天。
  岸田齐廊走过来,就直接上去和楚舜打招呼,其他主编也都有点“矜持”,再加是真没有交集,所以都在自己的小圈子聊天,也就岛国人自来熟。
  ”楚导,坂本桑跟我提过好多次,第一次见面。”岸田齐廊打招呼,他可以说是坂本课长的顶头上司。
  “《菊次郎的夏天》是真人电影吗?很期待。”岸田齐廊主动的挑起一个话题。
  吹哥到岛国选演员的事,都传遍了,基本半数以上的岛国演员,都给吹哥发去意向。
  再说一句,如果吹哥好色一点,可以直接死在岛国。
  “目前剧本和分镜写好了。”楚舜道:“我也很期待《山城故事》。”
  没错,牛岛俊柴取景地最终选在了山城,用牛岛的话说,因为这座城市是最有童话气息的城市,动画电影的名字就是《山城故事》。
  “牛岛桑比起楚导,差距还是太大。”岸田齐廊到道:“楚导是我们亚洲之光。”
  “你这样夸我,我会当真的。”楚舜说了一句,岸田齐廊有点呆。
  “当然必须当真。”岸田齐廊回神后立刻说。
  “看完纪录片再聊。”
  “好的。”岸田齐廊点头。
  楚舜告辞后先行离开,他有事交代罗伯特。
  环视四周,楚舜看到了罗伯特和洛基,走过去。
  “一会电影开始,你上台讲话。”楚舜对罗伯特说道。
  讲事实摆道理,罗伯特是《随电影》的导演和剪辑,没有意外的确是该他上台讲两句,可是台下的评论家都是冲着楚舜来。
  “这不好吧,还是老板你上台。”罗伯特立刻回绝。
  “你是导演,该你上台就是你上台。”楚舜道:“不能因为下面观众不同,就有什么变化,导演需要稳得住。”
  “但是……”罗伯特紧张。
  “别说了,我相信你。”楚舜拍了拍罗伯特,然后回到座位上,放映马上要开始。
  罗伯特搓手手,缓解自身紧张,他之所以如此紧张,还有个原因是,他拍摄纪录片喜欢用的[摇尾甩拍],是米歇尔主编在几年前发表的论文《摄影手法与美感营造》中提及的技巧。
  说白了,在相当于是老师一辈的,罗伯特不紧张才怪。
  在装逼这项目,楚舜一向是当然不让,这次不是良心发现,之所以让给罗伯特,主要原因是,有时外人夸奖,比自己说出口,更加具有真实性。
  从修辞手法来说,这叫“侧面承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