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

  小家伙趴在榻上呜呜啊啊地扑腾着四肢,根本不理会傻爹殷殷切切的神情。听得他又催促了几句后,便不耐烦地再度哽咽起来。朱祐樘哪里舍得儿子哭泣,忙把他抱起来哄:“放心罢,我不看了,不看了。咦,你怎么悄无声息地就尿了,还尿了爹爹一身?别哭,不哭,尿得好,尿得好……”
  张清皎扶额,望着再次陷入傻爹状态的皇帝陛下,无言地示意宫人赶紧准备热水与衣服。朱祐樘恋恋不舍地放开儿子,半身湿淋淋地去了尽间沐浴更衣。成功尿了傻爹一身的小家伙倒是破涕为笑,换了身衣裳后又蹬着小腿吭哧吭哧地翻起身来。
  张清皎禁不住戳了戳他的小脸儿:“你呀,就会欺负你爹。他想看你翻身,你就耍小性子不肯翻。趁着他去沐浴了,你倒是折腾起来了,嗯?”
  小家伙骨碌碌地翻了个身,欢喜地吐了个泡泡:“呀!”
  ************
  翌日,朱祐杬带着兴王妃入宫问安。周太皇太后甚是欢喜,便在仁寿宫又举行了一场小宴。张清皎曾去光辉殿探望过几回兴王妃刘氏,刘氏对她也颇为亲近,言语间很是真情实意。邵太妃见了,不着痕迹地蹙起了眉,眼底略有些不快之意。
  随后数日,张清皎便隐隐感觉到,刘氏待她渐渐疏远了些。虽眼中仍有亲近之意,但举止间都有些拘束,偶尔还带着几分无奈之色。她猜测其中必定有邵太妃的缘故,心中只是一哂,也并不将此事放在心上。毕竟她们虽是妯娌,却并未生活在一起,身份也有高下之分。无论刘氏因着什么缘故无法亲近她,对于她而言都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就在这时候,英国公张懋再度领着一群大臣第三次上表,请求册立东宫。表文中将皇帝陛下、皇后娘娘和皇长子赞了又赞,令朱祐樘看得龙心大悦。这已经是第三回 了,自然不需要再一次推辞。于是,他在上头批阅道:览表具悉。卿等请立皇储,忠诚恳切,至再至三,钦承圣祖母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慈训与舆论同。兹特允其请,令礼部择日具仪以闻。
  此消息传出,朝廷内外皆是一片欢腾。无论如何,尽早立东宫于前朝后宫乃至于国本都是一件好事。虽说美中不足便是太子殿下的年纪太小,但那又如何呢?总比前些年他们怎么盼都盼不来一位皇子皇女好些!
  因着早已知晓皇帝陛下对此事的执着与期待,钦天监赶紧算起了吉日,礼部也赶紧查各项旧例,根据皇长子的年龄稍作改动。二十四衙门与六局一司也都立刻筹备起来,确保随时都能根据仪注安排得井井有条。
  张清皎对册立太子一事依旧没有什么太大的热情,便将此事都交给了肖尚宫统筹,到时候抱着小家伙行册封礼的人则定了沈尚仪。为此,肖尚宫和沈尚仪都忙得团团转。一个不断地打听旧例,调动各大库房,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个每日一丝不苟地练习礼仪,同时也须得拉近与小皇子之间的关系。
  小家伙倒是很给面子,并不排斥沈尚仪的接近。他原本就是个心大的孩子,丝毫不认生。即使是从自家娘的怀抱换成别人的怀抱,他也不过是“呀”地哼哼几声而已。倒是沈尚仪见小皇子如此容易相处,不由得松了口气。
  “也不知到时候册封礼会持续多久,给他多备些吃食与换洗衣裳。”张清皎提醒道。小家伙眼下已经能吃一点辅食了,米糊、羊奶与菜泥都能入口。不过,他的主食依然是自家娘亲的乳水,对于乳母的乳水也依旧很难接受。
  “娘娘放心,到时候奴婢们都会准备妥当的。”云安道,她已经开始调集宫女一同绣太子殿下的小礼服了。虽说小礼服上的花纹很是精致,颇为费工夫,但幸而衣裳较小,一个月内她们怎么也能赶制出来两三身备用。
  见她们都很是用心,张清皎便不再为此事耗费什么心神了。倒是朱祐樘比她更关注些,几乎隔两日便会问起肖尚宫册封大典准备得如何。许是因着皇帝陛下的关注而深感压力,没几日,钦天监将日子定了下来,礼部随即便呈上了仪注。
  朱祐樘将仪注拿给张清皎看,笑道:“这日子倒是选得不错,再晚些便与仁和的婚礼冲撞了,有些不合适。若是等到五月份,天候又太热了,大哥儿怕是受不住。”
  “对于万岁爷而言,只怕是愈早愈好罢。”张清皎嗔道,“你当初便说想在三月册封,钦天监也不过是从你指定的日子中选一个最为合适的罢了。”
  朱祐樘笑了起来:“若真没有好日子,我自然也不会强求。如今这样的结果,岂不是两全其美么?从今日开始,便让宫中改了称谓罢。不再提皇子,都只称太子殿下。”
  作者有话要说:  卡卡卡卡文了
  _(:3∠)_
  我决定削掉一些细枝末节,直接走主线~
  第279章 暗流渐生
  就在阖宫上下都忙着准备皇太子册封大典的时候, 朱祐樘接到了江西传来的丧报, 宁王于数日前病逝了。他手握着丧报, 微微皱起眉来,脸上满是哀伤之意,良久方轻叹一声:“原以为叔曾祖父的病势已经渐好了……”
  去岁时,宁王府便上奏说宁王朱奠培病了。他当时心里着急, 赏了不少药材,命人赶紧送过去。若非江西实在是太遥远, 宫中靠谱的又都是女医, 恐怕他会连着大夫一起送去。年后宁王府明明有奏报说, 宁王的病势已经有了起色, 却不想人突然就没了。
  怀恩立在旁边, 低声劝道:“宁王殿下已经过了古稀的年纪,也算是喜丧了。”宁王一系皆较为长寿,初代宁王朱权便是年至古稀崩逝。朱奠培是朱权之孙, 第二代宁王,今年已经是七十有五了。在这样的年纪生病去世,其实也是生老病死的常理了。
  “即使是喜丧,也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啊。”朱祐樘摇了摇首,“叔曾祖父是宗室辈分最高的长辈……当初……”他犹记得,父皇重病的那会儿喜怒不定, 曾经因他而迁怒于宁王朱奠培。不过是叔曾祖父一时不慎派人进京上表庆贺他大婚而已,父皇却紧盯着贺表中“大婚”二字用词不当不放。宁王府的属官全部被黜落,朱奠培还上了请罪折子, 这才平息了父皇的怒火。那时候他便觉得对叔曾祖父心怀愧疚,故而登基之后对他格外尊重,也希望这位长辈能过得平安喜乐。
  “当初之事,本便与万岁爷无关,宁王应当也明白。”怀恩道,“这几年来,万岁爷待宁王府分外优容,宁王也时常与万岁爷书信往来。相信宁王便是心中存着那时的疙瘩,也早就解开了。不然,如何会时常与万岁爷探讨书法呢?”
  闻言,朱祐樘的眉头略微疏解了些,仔细思索片刻,亲自拟旨给宁王定了谥号为“靖”。靖是上谥,与宁王平日的性情举止极为相合——柔德安众曰靖,恭己鲜言曰靖,宽乐令终曰靖,柔德教众曰靖,柔直考终曰靖,虚己鲜言曰靖,缉熙宥密曰靖,式典安民曰靖,仁敬鲜言曰靖,慎以处位曰靖,政刑不扰曰靖,纲纪肃布曰靖,厚德安贞曰靖,律身恭简曰靖,以德安众曰靖。
  因着宁靖王崩逝,朝廷罢朝三日,并派出礼部官员前往江西治丧。朱祐樘待在坤宁宫的书房里,将宁靖王给他的书信都翻出来细细看了几遍。不知不觉间,这些书信竟然已经积累了数十封,早便超出了寻常藩王与皇帝书信往来的频率,反倒更似是忘年交。只可惜,他们却从未见过面。
  “万岁爷?”张清皎立在书房门口,昏黄的灯光柔和了她的轮廓,在她的周身镀上了一层光芒,令她的神情显得越发温和。
  朱祐樘将那些信件妥善地收在了一个乌檀木盒子里:“卿卿放心,我没事。不过是有些惋惜,没能与叔曾祖父见上一面罢了。仔细想想,除了成化十七年才就藩的叔父徽王之外,我从未见过任何宗室亲眷。都说宗室重视亲亲之情,可彼此却相隔数百数千里,这情谊究竟有几分真有几分假,大约每人心底都很清楚罢。”
  说到此,他长叹一声:“卿卿,只要想到若不改藩屏之制,弟弟们如果就藩便是一世无法再见面,我心里便不是滋味。但这藩屏之制又该如何改动才好呢?便是徐徐图之,第一步又该如何做呢?”
  张清皎缓步走过来,轻轻地揽住了他的肩背:“没事,一时想不出来也无妨。我会陪着你一起想,陪着你一起解决此事的。”她的目的也很简单,那便是绝不会重复周太皇太后的经历,绝不能与自己的孩子分隔两地,永不见面。当然,改革的目标也不仅仅是如此,同时亦须得改善宗室掏空国库、危害地方、谋逆反叛的种种弊处。
  这第一步该如何走,确实是关键。须得等到一个契机,他们才能从千头万绪中理出合适的线索来。这契机何时才会到来,却不是他们能够预料到的。
  ************
  虽是罢朝三天,但朱祐樘也并非休沐不理事。他依旧每日早出晚归,在乾清宫里批阅奏折,需要启奏要事的重臣都陆陆续续地被召进了乾清宫。这一日,他刚让萧敬送走内阁的五位阁老,牟斌便匆匆赶了过来。
  “陛下,微臣有要事启奏。”牟斌扑腾一声跪在了地上,重重地叩首,显然是请罪的架势。见他如此,朱祐樘心中不由自主地微微一跳,眼睛眯了起来:“先起来再说话。”牟斌最近一直在追查采选冒名顶替之事以及借腹生子的幕后主使,莫非这两桩案子有了进展,同时也出了什么差池?
  “回禀陛下,微臣近日带着人追查采选冒名顶替一事,已经确定有一姓全的牙婆从中推波助澜。但查那牙婆的户籍时,却发现此人的身份亦是假的。约莫是微臣等查案的动作有些大了,打草惊蛇,嫌犯已经逃出了京城。”
  牟斌顿了顿,又道:“蹊跷的是,郑氏的父亲我们也找到了,可他也在这段时间内失踪了。此人是燕山卫底下的兵士,名为郑旺,家中排行第三,众人都称他‘郑老三’。此人品性极为不佳,经常因酗酒而误事,时常殴打他人。当初因着欠了酒资,便将女儿卖给了路过的牙婆,又常上亲戚家讨钱甚至是抢钱花用,兄弟姊妹和邻里都对他非常厌恶,纷纷和他断了来往。”
  “不过,近日他手头上似是宽裕了些,不仅还了不少酒资,给酒钱也变得豪爽了。有人问他是在何处发的财,他红光满面地说女儿大富大贵了,日后指不定他就能封官赐宅了。那些人都以为他是在胡言乱语,便没人再理会他了。没几天,他便因喝酒误事离开了燕山卫,紧接着就消失了。”
  “微臣亲自领人去郑家仔细查了查,邻人说他至少已经有半个月不见踪影了。家中也不像是遭了贼,倒像是他自己略收拾了几件衣物,便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微臣怀疑,背后必定有人指使。”
  朱祐樘敏锐地注意到了“封官赐宅”一词,联想到与郑氏关联的正是“借腹生子”一事,眼底不自禁地一冷:“牙婆一事且不提,指使这郑旺的必定是当初那件事的主使者。想必,他们的目的便是捏造太子的身世,抹黑皇后的名声!”
  牟斌深知此事的严重性,额角渗出了冷汗,叩首道:“陛下明鉴,微臣已经命人守住京城各处,随时注意京中的消息。若是那郑旺出现,胆敢妖言惑众,立即便将他缉拿归案,绝不会让他危害皇后娘娘与太子殿下的名声!!”
  朱祐樘脊背微寒——此事看似是冲着大胖儿子和卿卿去的,实则目的依旧是他。否则,幕后主使为何偏偏要选择已经明发圣旨,且即将举行皇太子册封礼的时候传播谣言?!要知道,太子的身世不明,那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若是有谁借着此事发难,他的妻儿皆会受到责难与怀疑,日后甚至会变成谋逆与叛乱的/导/火/索/。
  藩王……除了藩王不会再有别人。北面的那些瓦剌与鞑靼人不可能有这等布局的心思。可是,究竟会是那一藩?眼下除了他的弟弟们之外,实封藩王足足有二十余位,到底是哪一系竟然如此大胆,生出了逆心?!
  “召陈准。”事情紧急,必须立即将京城控制起来,朱祐樘毫不迟疑地传了东厂提督陈准。这些时日,陈准也在忙着调查京畿之外的宫人冒名顶替一事,且已经有了些进展。不过,因着不少人都被他派到外地去了,东厂与锦衣卫又时常共用人手,导致双方皆有些人手不足。
  “且将外地那些属下都赶紧召回来,以解决此事为首要!”朱祐樘吩咐道,“将郑旺的形貌绘制出来,在京中悄悄走访搜查,务必尽快将他寻出来。若是惊动了他,他不管不顾地嚷嚷出来,便只说他是疯子,立即押入诏狱。”
  皇帝陛下说着,眉宇间一片沉郁,气势极为惊人:“若有听信流言且传播流言者,都暂时押入诏狱。朕怀疑,这些人也极有可能与幕后主使有关,绝不可轻易放过。”事涉卿卿与儿子,一贯温柔的他也变得强硬许多。如果对这些人宽容,那谁来保护他的妻儿,谁来为他的卿卿与儿子讨还公道?!
  牟斌与陈准尚是首次见皇帝陛下如此震怒的模样,立即跪地叩首领命。两人匆匆退出去后,心神不宁的朱祐樘转身便匆匆回了坤宁宫。他面无表情、步履匆匆的模样,令坤宁宫的宫女太监们都吓了一跳,忙不迭地躬身退开了。
  可是,当见到抱着孩子轻轻哼着曲调的张清皎时,朱祐樘的步子便不由得停了下来,神情也柔和了许多。转瞬间,无比陌生的皇帝陛下便恢复成了平日的温和模样,仿佛方才都只是众人的幻觉罢了。
  张清皎察觉他回来了,抬起眼朝着他笑起来,示意小家伙刚刚睡着,可别将他惊醒了。
  朱祐樘放轻了步伐,来到她身边坐下,将她和孩子都揽入了怀中:他决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他的卿卿和孩子!便是再仁慈的人,心中亦有逆鳞与底线。他的逆鳞便是卿卿和孩子,他的底线同样是卿卿和孩子!胆敢揭他的逆鳞者,必须承受来自于他的怒火!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上郑旺案发生在弘治十七年
  这件案子很蹊跷,因为情节需要,我将它挪到现在来了
  ————————————————————————————————
  _(:3∠)_,主线主线主线
  跟自己说了n遍,所以现在专心走主线剧情
  咱们陛下很温柔,但再温柔的人也有逆鳞
  温柔的人发起怒来也很惊人的
  第280章 流言乍起
  在锦衣卫与东厂的严密监视下, 京中看似风平浪静, 实则已是暗潮汹涌。不过, 尽管锦衣卫已经将整座京城犁地一般犁了好几遍,却依旧没有发现郑旺的踪影。所有人依旧紧绷着,密切关注京城中的动向。
  转眼上巳节将至,好容易盼来了一日休沐, 张家父子都待在了家中。张峦听何氏提起想举办一场小宴,点点头答应了。他如今已是寿宁伯, 便是再低调也不能完全淡出勋贵的交际。当然, 声名狼藉的勋贵他也不打算深交, 只与那些声名不错的来往就是了。内眷的交际则是为了日后铺垫, 家族若想长长久久兴盛下去, 联姻往来总是免不了的。张鹤龄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还有张延龄呢,还有未来的孙儿孙女呢。
  就在他正想着是不是该去书房坐一坐的时候, 沈禄与张氏匆匆而至。两口子不递个消息便忽然上门,让张峦有些意外。而且,两人的神情格外难看,与当初得知沈清教唆金氏胡乱折腾的时候相差无几。
  让张峦带他们去书房,将仆从都屏退后,张氏顾不得说家常, 径直便道:“大事不好,今日有常走动的内眷悄悄过来与我说,最近不知何处传出了流言, 说是太子殿下并非娘娘的亲生子,而是借腹生下来的!”她嫁入京中多年,素来交游广阔,又因是皇后娘娘的姑母,颇得低阶文武官员女眷以及勋贵旁支女眷的青睐。今天清晨便有一位勋贵旁支女眷亲自前来将此事告诉了她,她听说后什么都顾不上,立即就赶来了寿宁伯府。
  张峦无比震惊:“究竟是哪里来的无稽之言!是谁传出来的!!”
  “流言已经悄悄传开了,谁知道源头究竟是何处?”张氏急道,“若非那位内眷与我交好,知道此事非同寻常,恐怕等到流言满天飞的时候,我们还被蒙在鼓里!你赶紧进宫去告诉娘娘罢!这事咱们查不出究竟,只能让锦衣卫来查!!”
  张峦自是知道此事十万火急,冲进去换了身衣裳后又赶紧出来:“我不能轻易出入坤宁宫,必须先递上折子等万岁爷批复才行!还是让鹤哥儿去罢!”说着,他便命人唤来了张鹤龄。张鹤龄听父亲与姑母说完后,转身便快马进宫了。
  虽说今日是休沐,但张鹤龄身份特别,出示了腰牌便被放进宫了。他匆匆地往坤宁宫而去,满脑子皆是几欲弑敌的杀意与怒火。不过,行至乾清宫附近时他却忽然冷静下来——这种事寻姐姐又有何用?不过是平白增添姐姐的烦恼罢了,还不是须得靠姐夫才能解决么?!
  想通之后,张鹤龄脚步一转,立即去了乾清宫外求见。此时的朱祐樘正在听牟斌与陈准禀报,他们自然也察觉了流言已经悄然散布,正在控制事态,可是本应是流言源头的郑旺却迟迟不曾查出来。若是没有逮住郑旺,只将那些好事传播流言者抓住,反倒是容易闹大此事,令事态更难以收拾。
  “先抓主犯,再逮从犯。”朱祐樘道,“将所有明里暗里传谣的人家都记下来——”他犹豫片刻,想起无辜的妻儿,双目微微一眯,一贯柔软的心肠立时便硬了几分,“若家中有人身负官职,视传谣的情节而定,或除官去职,或降等再用;若家中有人带着功名,立即革除功名,永不叙用!”以小见大,但凡聪敏些的人家便不可能涉入这种事,这样的人绝不堪用。
  听何鼎进来传话说张鹤龄求见,朱祐樘微微颔首,让牟斌与陈准在旁边稍候片刻。毕竟,他这妻弟等闲不会特意求见他,想必也是有什么急事,且听一听亦无妨。张鹤龄进来后,眼角余光一扫便瞧见了这两位皇帝陛下的左膀右臂,立即低声将姑母所得的消息一一道来,重点说明了那位主动告知消息的内眷的身份以及她是从哪家听来的小道消息。
  朱祐樘目光微动,抬了抬下颌:“查!”
  牟斌与陈准心领神会,立即退下了。他们方才正苦于没有线索,所以才不方便悄然行事。如果大张旗鼓,难免会打草惊蛇或者将此事闹大。而今张鹤龄正好给了他们一条线,悄悄地顺藤摸瓜,指不定就能找到最初的传谣者究竟是谁,将藏在深处的郑旺挖出来。
  “万岁爷,娘娘和太子殿下不会有事罢?”他们出去后,张鹤龄依然难掩担忧之色。
  “安心罢,朕绝不会让她们有事的。”朱祐樘道,见妻弟始终皱着眉头,索性便让何鼎领着他去坤宁宫,“既然已经来了,便去见一见你姐姐与外甥再回去罢。你近日忙着课业,很有一阵没去坤宁宫探望了,你姐姐时常念着你呢。”
  闻言,张鹤龄心中微暖,向他躬身行礼告退,没多久便到了坤宁宫。张清皎听说他过来了,笑吟吟地抱着小家伙出来了:“今儿怎么得空过来了?近来你可是忙碌得很,听说一直在写先生给的试题,每日都用功到深夜。我还想着是不是该教人送些补身体的药材回去,好好给你补一补呢。”
  “家中不缺补身的药材,姐姐还是留着自个儿用罢。”张鹤龄道,戳了戳小外甥娇嫩的小脸蛋。小家伙眨着眼睛望着他,似是认出了他一般,啊啊地叫了两声,又开始咿咿呀呀地说着谁都听不懂的话。
  “说罢,究竟出了甚么事?”张清皎斜了他一眼,不紧不慢地抱着孩子坐了下来。
  张鹤龄佯作不知她究竟在说什么,装傻充愣:“姐姐在说甚么呢?我不过是因着有一段时日不曾见姐姐和小外甥了,所以特地过来探望姐姐罢了。”他并非觉得自家姐姐是弱女子,不应涉及这些事,否则会受到惊吓。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姐姐究竟是一位内心有多强大的聪慧女子。只是细细说来,此事也与金氏闹出的糊涂事有关,他不希望姐姐再度想起当年那桩荒唐事,再度受到伤害。
  张清皎瞥着他,似笑非笑道:“早不来晚不来,特地趁着休沐的时候过来?你与我说说,究竟是从文华殿到坤宁宫近些,还是从家中到坤宁宫近些?实话实说罢,是不是发生了甚么紧要之事,你才赶着进宫?”
  张鹤龄依旧沉默不语,犹如闭紧的蚌壳。见他不愿意说,张清皎便沉吟道:“你既然赶在休沐日匆匆进宫,可见必定为的是急事。不愿意告诉我,那便是与我有关的急事,且你担忧我会因此而难过。若说有什么事会在近期闹出来,且让万岁爷与你不约而同地瞒住我——”
  想到此,她眉头一动,眼底涌出了沉意,低声道:“事关太子与我,那便是有人传出了‘借腹生子’的流言?果然被人利用了。”提起“借腹生子”四字的时候,她看上去异常平静,情绪没有任何波动,与当年痛苦煎熬的模样完全不同。
  张鹤龄不自禁地唤道:“姐姐……”
  “既然与我有关,你们怎么能瞒着我呢?”张清皎轻嗔道,眉目间依旧是云淡风轻,“难不成觉得,让我无知无觉的,才是在保护我么?这可未必,我更希望能亲眼见证这场阴谋诡计的破灭,甚至希望能从中出几分力。”说罢,她便低声吩咐旁边的云安道:“着人传口谕给郑氏,让她做好准备。”她相信,若想了结此案,郑金莲必定会是最为合适亦是最为重要的证人。
  ************
  同一时刻,重庆大长公主府。
  重庆大长公主注视着眼前的宜兴大长公主,双目微瞠,失声道:“你这是疯了么?!”
  宜兴大长公主呆了呆,恼道:“重庆姐姐这是说什么话呢?我好心好意将此事告诉你,让你转告母后,你却为何责怪起我来了?闹出这件事难不成还是我的错么?错就错在皇后当初就不该动那样的心思——”
  “太子是不是皇后亲生的,你还能不清楚?!”重庆大长公主猛地立了起来,平日里的柔雅气度尽失,指着她恨铁不成钢地道,“难道你没有亲眼见着她的腹部鼓起来?难道你没有亲眼见着女医给她诊脉?难道你没有亲眼见着皇帝对她小心呵护的模样?!难道你没有听说母后和皇嫂在产室外等了整整一天?!难道你没有去给太子洗三?!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太子眼下长得究竟像谁?!得亏你还是大长公主,还是皇帝的姑母,竟然相信这种谣言!!”
  “若当真是谣言,为何说得这般有鼻子有眼的?皇后成婚五年一无所出,怎么偏偏在采选完宫女后就怀上了?”宜兴大长公主很是不服气,冷哼道,“重庆姐姐,母后明明也曾觉得皇后的身子有问题,定然生不出孩子来,还给皇帝找了好些个宫女备用。怎么如今你们却都对皇后生下太子深信不疑?指不定她为了搪塞母后,便特意借腹生子,这才有了太子呢?!”
  “你宁可相信一个地痞无赖的胡言乱语,也不肯相信皇帝与皇后?!”
  “寻常的地痞无赖能说得出这种话来么?!若非觉得他说得有几分真,混淆皇室嫡庶血脉是大事,我又如何会亲自过来告诉姐姐呢?”
  作者有话要说:  刘小c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8-07-10 10:24:58
  谢谢亲的地雷,mua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