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陇西王
长安,虽说依旧繁华,但八月底的长安,却多了一抹低沉,更有风雨欲来的感觉。因为如今夏国濒临陇右道甘州,对大唐虎视眈眈,而大唐又同时遭到吐蕃、高句丽等侵袭边境,对大唐来说,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不论是官员,亦或是百姓,都有惶惶不安的心情。
都担心大唐不稳。
李世民对民间的消息,一直是紧密盯着。毕竟他麾下的不良人,分布在四方,一直监察地方的情况。所以民间的舆论,李世民都知道。
李世民即便知道,也没有办法。眼下吐蕃、高句丽等袭来,他已经安排调度了兵力抵挡,且边境的军队,都送去了火药,以便于能和吐蕃、高句丽的军队作战。如今李世民要做的,是全力以赴的稳定国内局势,把一切的乱局压下来。
最关键的,还是夏国方面。
这才是关键。
如果杜启持续杀来,即便李世民想稳定国内局势,也无法做到。原因很简单,杜启的实力太强,李世民不倾尽力量,根本就无法抵挡。
一旦李世民倾尽力量前往抵挡,那么国内的局势又会继续恶化。至于说采纳李承乾的建议,问题是李承乾的建议一旦执行不成,到了最后,局势更是难以遏制。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只能向杜启求和,先稳住杜启,稳定了国内的局势,解决边境的忧患,再来和杜启一较高下。
李世民如今,全天都在大殿中处理政务。
已经不去后宫中。
即便后宫内,还有其余的嫔妃,但如今他却没有心思去宠幸嫔妃。自从长孙无垢逝去,李世民就觉得心中空了一大截,少了一大块。如今他的心思,只想先稳住大唐。李世民处理政务时,却是房玄龄急匆匆的进入。
房玄龄神情急切,他进入大殿中,见到李世民后急忙行礼,然后说道:“陛下,甘州方面,有魏相送回来的消息。”
说着话,房玄龄递上了书信。
李世民接过书信,便拆开了信封,取出书信浏览。待他快速的浏览了一番,那脸色已经是彻底的黑了下来,眼神更是无比的锐利,呵斥道:“欺人太甚,杜启欺人太甚。”
房玄龄说道:“陛下,杜启要什么条件才同意求和?”
李世民说道:“杜启需要整个陇右道,他要让朕割让陇右道,他才同意求和。整个陇右道,那是我大唐西面的屏障,一旦陇右道落入了杜启的手中,杜启要杀入关内,那就轻而易举。对我们来说,这是极为不利的事情。甚至于,这更是在朕的身上割肉。玄龄,杜启此子,真是狠辣无比,朕真是后悔当初放了他啊!”
房玄龄心下默然。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如今后悔无用。
当然这样的话语,房玄龄是不可能说出来的,他缓缓说道:“陛下,杜启的这一条件,的确等同于心口剜了一刀。其条件,无比的狠辣。答应杜启的条件,对我大唐肯定是有极大影响的。可是不答应杜启的条件,杜启杀入陇右道,我们也会为难。总之,这是进退两难之策。”
李世民道:“房卿,你说朕如何抉择?”
房玄龄道:“臣也不知该如何。同意,也难;不同意,也难!”
李世民抬头往前方看去,看这大殿外阳光明媚的场景,忍不住喟然叹息一声。如今他这主政大唐,真是不容易。想当年他的父皇主政大唐时,大唐四海平定,天下归一,一切欣欣向荣。
如今他主政大唐,从太平盛世到烽烟四起,也不过是数年的时间。如今的大唐,已经是一个四面漏风的房屋,风雨飘摇。
房玄龄坐在下方,不曾说话,因为涉及到这一决断,他是真的很难抉择。
所以他不建议。
一切,听凭皇帝决断。
李世民吩咐道:“来人,传太子。”
内侍立刻去传令。
不多时,李承乾急匆匆的进入,他如今这个太子之位,如今反倒更为稳固。
毕竟在当下,国内局势不稳,哪里还有闲工夫争权夺利,李泰也是老实了许多,所以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稳固了许多。另外李世民为了朝廷局势稳固,也压制了李泰的力量,使得李泰即便有心思也不可能影响到李承乾。
再者李承乾如今数次监国,麾下有一批人才,而且李承乾执政颇为贤能,所以李世民很满意李承乾,更是放了一部分权利给李承乾。
李承乾道:“父皇!”
李世民摆手让李承乾落座,把魏征送回来的书信,递给李承乾道:“太子,如今这一情况,你认为该如何决断?”
李承乾看完后怒了,开口道:“父皇,儿臣认为在如今局势下,我们已经没有选择。一旦是向杜启求和割让陇右道,天下臣民,如何看待父皇?如何看待我大唐。既然杜启要陇右道,我们干脆做一个最为坏的打算。”
李世民道:“什么打算?”
李承乾咬牙道:“儿臣的这一打算,便是依照此前的安排,仍不改变此前的计划。我大唐,招募有识之士,前往陇右道抵挡夏国的兵马。只是这一次,嘉奖做出改变。但凡是能够挡住夏国的人,能击败夏国的人,朝廷敕封为陇西王,把陇右道作为他的封地,允许他在陇西世袭罔替,永镇陇右道。”
此话一出,房玄龄面色微变。
他的眼中有了不可思议的神情,因为李承乾的安排其实相当毒辣,甚至可以说相当强势。如果这一条件下,能够挡住杜启,等于是驱虎吞狼,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然而一旦这计划失败了,接下来大唐的局势,就会愈发危险,甚至陷入举世皆敌的局面。因为夏国、吐蕃、高句丽等国,不可能放弃攻打大唐。
就看这一计划能否守住,只是房玄龄的内心,却不抱太大的希望。原因很简单,举国之力都无法抵挡夏国,何况其他的一些人呢?
李世民听完后,内心却是思忖着。
甚至有些意动。
在李世民看来,局势已经无比的恶化,都已经恶化到了这一地步,即便再度恶化,也不可能恶化到更坏的程度,所以李世民内心有些赞同这一计划。
“报!”
就在此时,有内侍进入。
内侍站定后,取出书信搁在手中,说道:“陛下,有哨探送回关于陇右道的最新消息。”
李世民道:“呈上来。”
内侍递上了书信,便已经是转身退下,李世民拆开书信,面色微变,说道:“杜启此子,当真是贼子啊。他安排了人在陇右道境内散播消息,宣传我们大唐求和的消息,同时说了大唐极可能为了求和割让陇右道。如今这一消息,已经是在陇右道传开了,使得人心惶惶。”
李承乾咬牙道:“杜启真是可恶,父皇啊,儿臣一贯是认为,和杜启达成协议,那就是与虎谋皮,是绝对不可行的。因为杜启不可信,因为杜启不可能吃亏。”
顿了顿,李承乾继续道:“所以如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和杜启死战到底。眼下谣言满天飞,正需要朝廷出面,正本清源,涤荡谣言。”
李世民点了点头,却是还不曾下决定,而是看向了房玄龄,再度问道:“房卿,太子的建议,你认为如何?”
李承乾道:“父皇,这还有什么犹豫的。”
李世民呵斥道:“闭嘴!”
李承乾便闭嘴不言。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房玄龄的身上,因为房玄龄足智多谋,即便是房玄龄缺少决断,但是房玄龄却是能分析局势的优劣,以便于李世民做出决定。
房玄龄略作思考后,说道:“陛下,其实太子殿下的建议,也不无不可。确如太子殿下所说,局势到了这一地步,把陇右道拿出来悬赏天下英雄,那也未尝不可。”
“当然,朝廷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那就是一旦按照太子殿下的安排,悬赏天下影响前往,一旦挡不住夏国的军队,最终夏国快速夺取陇右道,那么在这一前提下,再要和夏国谈判,恐怕就又不一样。局势,会更加的不利,会更加的棘手。”
房玄龄的内心,还是担心。
李世民道:“确实如此,优劣都是很显然的。房卿,朕决定和夏国再战,传令天下,谁能自行募兵前往,挡住了夏国的兵力,朕便允许他在陇右道称王,朝廷敕封为陇西王,世袭罔替。”
房玄龄说道:“臣立刻安排下去。”
李世民道:“去吧。”
房玄龄起身就告辞离去。
大殿中,只剩下李世民、李承乾父子,李承乾说道:“父皇英明,我大唐,不惧夏国,就是要和夏国抗争到底。如果眼下割让陇右道,天下臣民会对大唐失望,天下臣民会对父皇失望。所以眼下,抗争到底是正确的。”
李世民道:“太子,如今局势下,没有什么是正确或者错误的。如今能做的,就是挡住夏国的军队。不管是什么办法,能取得成效就是好的。”
顿了顿,李世民继续道:“如果真到了挡不住杜启的大军,届时我或许会采取求和的策略。因为在这一前提下,才能确保大唐的安全,才能保住大唐。对朕来说,只要能达到最终的结果,没有什么不能采纳的。只不过,你提出的策略,既能够兼顾大唐,也能够兼顾大唐的体面。所以如今,才采取了你的建议。”
李承乾闻言,颇有些震惊。
因为李世民刚才的一番话,让他有些意外。
李世民道:“好了,忙你的去。”
“是!”
李承乾起身就退下。
李世民一个人枯坐在大殿中,他的内心实际上对于采取李承乾的建议,还是有些犹豫的。而且也涉及到魏征、孔颖达性命,事情稍稍复杂。
“天定吧!”
李世民长叹一声。
沙哑的声音,在大殿中不断回荡,最终再无半点声音。
只剩下李世民一个人枯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