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榆木疙瘩阿福,开窍了

  中秋佳节,长工和临工都放假一天,长工每户给二十斤白米,二十斤小麦,一麻袋土豆作为节礼,临工便一人只得五斤白米。
  丁家这边所有人都聚到新宅,静娘更是发挥做吃食的特长,按照每个人的口味做了不少月饼。
  团子也放假回来了,这次放了三天,他一早就搬了小板凳眼巴巴地坐着等吃月饼,丁安生爬到团子身边,揪着团子的袖子,非要小叔叔跟自己玩。
  廉氏去抱他,他不让,坐在原地哭。
  团子只好费劲将他抱去自己的小书房,把以前姐姐给自己买的玩具翻找出来给他玩。
  有了玩具,丁安生直接把团子抛在一边,坐在地上自己玩得不亦乐乎。
  月饼还没做好,团子便坐在书桌前看姐姐买的小人书,时不时地瞄一眼丁安生,怕他一不小心爬到别的地方磕着碰着。
  吃饭还有好大一会儿,杜晓瑜怕两个小人儿饿着,找了两个小碗,其中一个放了一只鸡腿,另外一个舀了两勺饭,再舀一大勺鸡汤进去,一并端来团子的小书房。
  把装有鸡腿的那个碗递给团子,交代他吃完去洗手,又把丁安生抱起来一小勺一小勺地喂饭。
  丁安生吃了两口,看到团子在啃鸡腿,不乐意了,杜晓瑜再喂饭他就不吃,非要吃鸡腿,可自己又说不明白。
  杜晓瑜问他:“是不是要鸡腿?”
  丁安生说不来,眼巴巴地望着团子,口水流到口水兜上去。
  杜晓瑜忙掏出帕子给他擦了。
  考虑到这小家伙啃不完一整只鸡腿,杜晓瑜寻思着从团子没啃过的地方扒拉一小块下来给他尝尝,喂到丁安生嘴边时,他死活不肯张嘴。
  杜晓瑜以为他是嫌少,又扒拉一块下来。
  丁安生还是不要,伸出小手指着团子手里的鸡腿,嘴里咿咿呀呀的不知道说什么。
  杜晓瑜反应半天,明白了。
  这小东西不是要鸡肉,而是想学着团子那样能自己抱着鸡腿啃。
  牙都没长齐还想啃鸡腿,杜晓瑜简直被他弄得哭笑不得,转头对着团子道:“你这只不吃了,把剩下的给他,一会儿姐姐再去给你拿一只。”
  团子二话不说把剩下的那一半递给丁安生,他伸手接过,咬不下来就放嘴里砸吧,学团子学得有模有样的。
  杜晓瑜很快又给团子送来了一只完整的鸡腿。
  看着团子开啃,丁安生砸吧得越发有劲,时不时地咯咯笑着。
  杜晓瑜让团子好好看着丁安生别让他磕着哪里,她自己出去忙活了。
  才走出门,就见丁二庆兴高采烈地走了进来。
  “二叔怎么来了?”杜晓瑜讶异。
  丁二庆一张脸上全是喜色,说道:“是文志来信儿了,我今天去镇上办事,见信到了镇长那里,顺便给带回来的。”
  杜晓瑜心神一震,“二哥真的来信了?”
  “确实是文志的信。”丁二庆突然遗憾道:“只可惜我不识字,不知道写的什么,对了,你爹在家没?”
  “在呢,我去请他。”杜晓瑜说完,三两下往堂屋跑。
  不多会儿,丁里正就跟着杜晓瑜出来,神情激动地看着丁二庆,“二庆,真的是文志来信了吗?”
  丁二庆乐道:“镇长亲口告诉我的,那还能有假吗?大哥,你快别磨蹭了,打开念给我们听听上面都写了啥。”
  丁里正颤着手指接过信缓缓打开念了一通。
  丁文志在信上写得很明白,说他们几个走得快,中途又雇了马车,只用四就到府城了,找好了暂住的客栈,他第一时间就给家里写信,还说他一切安好,同窗们也都很友好,大家互相扶持,让家里人不必担忧,安心等着他考完归家。
  这就是一封寻常的家书。
  杜晓瑜听完以后一阵汗颜,丁文志只用四五天就到了府城,然而一封信却要兜兜转转将近十天才能送到镇上来。
  她曾听丁文志说起过“家书抵万金”,寻常百姓的书信是没有专门的信差帮忙送的,那类人专供皇帝和官员使唤,所以哪怕是从府城到桃源镇的书信,丁文志也得找一个恰巧要到桃源镇办事的人帮忙带,可以支付那人一些银钱,快的话,人家几天就到了,要遇到委托的人半路有事,那就得多耽搁一些时日。
  这还是近的,要换成京城的书信,几个月不到甚至是大半年才回来,那都是正常的。
  胡氏得知小儿子来信,当即高兴得滚下热泪。
  廉氏又是好一番劝说才把她给劝停。
  丁二庆感慨道:“文志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读书又刻苦,我相信这次一准能考中秀才。”
  丁里正摇摇头,“我从来没想过给文志肩头加担子,他考不考得中,我这个当爹的都不怨他,只是心疼这孩子考不中的话,又要比以前更刻苦了,小小年纪就把身子熬垮了可咋办?”
  这就是亲爹跟叔叔的区别了,叔叔关注侄子的名利,亲爹关注儿子的身体。
  丁二庆也不是个傻的,从丁里正这话里听出了点意思,讪讪一笑,“既然信送到了,那我这就回去了。”
  杜晓瑜挽留道:“二叔就留在我们家过中秋吧!”
  “不了不了。”丁二庆忙摆手,“家里还等着我回去吃饭呢!”
  “那您等等,我给您拿点东西。”杜晓瑜说完,转身去了厨房。
  静娘的第一盘月饼刚做好,烫呼呼的。
  杜晓瑜找来食盒装了七八个进去。
  静娘问:“姑娘这是要送给谁?”
  杜晓瑜应声道:“二哥来信了,是二叔送的,我不好让他空着手回去,寻思着给他送几个月饼。”
  静娘点头,“那奴婢再多做一些吧!”
  杜晓瑜想到团子等着吃月饼的馋样,笑道:“对,多做些,一人最少做两个,你和水苏也有份儿,另外,我想让团子带一些去私塾里,那么,就劳烦静娘一次性多做一点了。”
  静娘了然,“好在面粉和馅料都有多的,奴婢这就做。”
  水苏问:“姑娘是不是准备送给夫子?”
  杜晓瑜摇头,“读书人是需要被尊重而不是被贿赂的,刚开始送团子去学校的时候,咱们就是再穷也得凑齐六样礼,这是对于老师最起码的尊敬,但如果因为有钱就大送特送,想借机拉拢夫子为孩子套近乎的话,非但不会博得夫子的好感,这种事还等同于直接侮辱了夫子读书人的尊严。
  所以,甭管是不是年节,只要不是私塾有硬性规定,咱们都不能随便送礼,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我记得二哥就跟我说过,他们书院有富户为了让先生能多多关注自己儿子而给王院首和教书先生送礼,结果彻底把人家给激怒了。”
  水苏惊讶地张大嘴巴,“竟然还有这种事吗?”
  她只知道自己父亲为了能考上举人,每次都少不得被迫花钱打点,还以为对私塾和书院里的夫子他们都管用,却不曾想,里面竟然还有这么深的门道。
  杜晓瑜笑笑,“当然,前提是遇到真正的读书人,要对方是个假清高,那么你就算把家底都掏空了送过去,也不一定能满足他的胃口。”
  水苏很少接触过这些事情,在人情世故方面,简直可以称之为一张白纸。
  因此听到杜晓瑜这么说,直接愣住了,讷讷地不知该作何反应。
  静娘笑着拉了拉她的袖子,轻声道:“姑娘说的这些也不足为奇,等你以后接触的人多了,见的世面广了,自然而然也就懂了。”
  水苏回过神,勉强扯了个个微笑,之后就帮着静娘继续做月饼了。
  杜晓瑜提着食盒快速来到大门前。
  丁二庆和丁里正还站在那说话。
  见到杜晓瑜手里拿着东西,丁二庆调侃道:“小丫头这是准备给我送啥好吃的了?”
  “月饼。”杜晓瑜自夸道:“我们家的厨娘手艺可好了,做月饼更是一绝,这不,刚出炉的,马上就给二叔拿了一些,难得中秋佳节嘛,您拿回去,一会儿吃了饭跟家人一起赏月吃饼。”
  丁二庆见杜晓瑜如此盛情,也不好直接拒绝,便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二叔跟我还客气啥。”杜晓瑜笑着把食盒递过去。
  丁二庆收下,羡慕地看着丁里正,“大哥可真有福气,认了这么个能耐的女儿,以后可有的是福享喽。”
  丁里正不置可否,得意得眉毛都往上扬了三分。
  送走丁二庆,众人才聚到堂屋准备开始吃饭。
  团子也把丁安生抱了出来。
  小家伙双手吃得油腻腻的,廉氏忙去打温水,又拿了胰子来给二人洗手。
  丁安生之前吃过鸡汤泡饭,又啃过半只鸡腿,虽然没啃下什么肉来,不过这会是一点胃口都没有了,只是见到团子端着小碗吃饭,他又眼馋,非要他娘给个勺子,然后捏着去舀团子碗里的饭吃。
  廉氏头疼不已,对他道:“娘重新给你拿个小碗吃饭,好不好?”
  丁安生不要,就要吃团子碗里的,仿佛只有团子那碗饭才是最香最好吃的。
  胡氏见到小孙孙这滑稽的举动,乐得不行,伸手要抱他亲自喂饭。
  丁安生站了好久,也的确是站不动了,索性顺着往前走两步,他走得不是很稳,在小身子即将往旁边歪的时候被胡氏一把搂进怀里然后抱坐在自己腿上。
  丁安生手里还捏着勺子。
  胡氏拿开,盛了小半碗鸡汤端到他眼前,哄道:“不想吃饭就喝鸡汤,来,奶奶喂你。”
  丁安生很快忘了团子的那碗饭,乖乖喝鸡汤。
  见儿子不再闹腾,廉氏才终于松了一口气,端起碗开始吃饭。
  乡下人的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每次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饭桌上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
  而每每这种时候,阿福就成了最格格不入的一个。
  他总是安静地吃着自己的饭菜,管别人说什么都不会影响到他。
  今天晚上也不例外。
  丁里正父子喝了两口酒之后,话就多起来了,简直是从天上飞的聊到水里游的,全是他们小时候的那些趣事。
  胡氏和廉氏竟也听得津津有味。
  杜晓瑜没怎么听,她一直注视着自己这个不会说话的未婚夫,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这要换了别人,怕是在听到丁里正和丁文章他们的欢声笑语时就自卑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毕竟目前的他跟他们还不算是真正的一家人,再加上不会说话,听着别人聊完这个聊那个,心中总会觉得自己融入不了这样的氛围吧?
  可这些属于寻常哑巴该有的情绪,杜晓瑜从来就没在阿福身上见到过。
  他好像很坦然就接受自己是个哑巴的事实了,并且没有因此而感到困扰。
  “阿福哥哥,这个是你喜欢的菜,多吃一些。”杜晓瑜给他夹了一筷子菜。
  傅凉枭抬眸看了杜晓瑜一眼,尔后又飞快地收回目光。
  杜晓瑜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她有时候是真心疼他。
  那次热伤风的时候他突然失礼抱住她,不用想也知道他定是想起自己的家人了,可是他什么都说不出来,如今中秋佳节,团聚的是她和她的家人,他却只是一个人,心中肯定很孤单。
  杜晓瑜想起自己从那么远的地方穿越而来,也是个有家不能回的可怜人,突然就完全理解他了,心中那种疼惜越发的明显。
  丁里正父子是话痨,尤其是饭桌上喝了酒以后,非要把饭菜都给聊冷了才肯动筷子。
  杜晓瑜懒得陪他们耗着,早早地就跟着傅凉枭离席了。
  傅凉枭洗了手以后要回房。
  杜晓瑜出门叫住他,“阿福哥哥。”
  傅凉枭转过身。
  杜晓瑜笑着邀请,“我想去河边赏月,你要不要一起?”
  傅凉枭愣了一下,颔首。
  团子从后面跟出来,听到杜晓瑜的话,忙道:“姐姐姐姐,我也要去。”
  杜晓瑜点点头,“成,那我去厨房装几个月饼,你去叫上你的小伙伴,一会儿咱们河边汇合。”
  团子欢呼一声,很快跑出大门去找自己的小伙伴们了。
  杜晓瑜到厨房的时候,静娘和水苏刚吃完饭。
  见她又要装月饼,静娘很是不解,“姑娘这回又是准备送给谁的?”
  “谁都不送,自己吃。”杜晓瑜一边说一边道:“我和阿福哥哥打算去河边散步赏月。”
  静娘心里一咯噔。
  越跟杜晓瑜相处,她就越喜欢这姑娘,甚至效忠姑娘多过了自己原本的主子。
  也正因为如此,静娘越来越担心那没脸没皮的活阎王单独和姑娘相处,因为这意味着姑娘很可能会被白白占了便宜。
  今天虽然是中秋佳节,可现在天都黑了,他们俩单独去河边?
  静娘心头急得不行,脑子里飞快地想着要如何劝说姑娘打消这个念头,“姑娘,河边太凉了,奴婢担心你这身子骨受不住,还是别去了吧,要赏月的话,咱们这院子里就不错,奴婢去给你支张桌子,放些水果,沏壶热茶,姑娘也可以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杜晓瑜自然不可能知道静娘话里的玄机,只是笑笑,“院子里留给爹娘他们吧,一会儿吃完了饭他们肯定是要出来赏月的,我去河边,这段日子太忙,我都好久没正正经经地出去散个步了,趁着今晚月色好,出去溜达一圈。”
  这时,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的傅凉枭突然走进来。
  “阿福哥哥,你这么快就换好衣服啦?”杜晓瑜见到他,显得有些兴奋。
  傅凉枭浅笑点头,暗暗往静娘身上戳了个冷眼刀子。
  静娘头皮发麻,蹲了蹲身,“姑爷。”
  “咱们走吧!”杜晓瑜把食盒盖好提在手里,叫上傅凉枭。
  两人很快出了门朝着河边走去。
  静娘心下不安,对水苏道:“水苏,我担心姑娘一会儿在河边吹风受了凉,不如,咱们弄些干柴去烧个火堆给他们取暖,你觉得怎么样?”
  水苏很是赞同,“还是静娘你想得周到,那咱们赶紧去柴房搬柴火吧!”
  静娘勉强笑了笑,跟着水苏去往柴房。
  这厢杜晓瑜刚走出大门,手上装月饼的食盒就被傅凉枭接了过去。
  知道他一向不会允许自己空着手而她手提东西的情况出现,她便也不讨回来,吹着中秋微凉的晚风,两人就这么并肩一直朝河边走。
  傅凉枭右手提着食盒,左手想伸出去牵她的手,但是每次就要碰到她指尖的时候又犹豫,慢慢收回来,收回来又想去牵。
  他就这么在冲动与理智之间徘徊了好几次,眉心因为纠结而紧紧拧在一起。
  好在这会是晚上,杜晓瑜并没发觉他这些细微的小动作。
  团子和他的小伙伴们早就到河边了,见到杜晓瑜和傅凉枭往这边来,团子迫不及待地小跑着迎上来,对着傅凉枭甜甜一笑,“大哥哥,我要月饼。”
  杜晓瑜纠正道:“他可不是你大哥哥,想要月饼,先把人喊对了再说。”
  团子想了想,双眼一亮,马上改称呼,“姐夫。”
  喊得那叫一个响亮甜脆。
  傅凉枭听得愉悦,直接把一整个食盒都给他。
  杜晓瑜拦道:“你都给了他,咱们不吃啦?”
  她又哪里知道,因为那一声“姐夫”,别说是把一食盒的月饼给团子,怕是让他亲自下厨去做他都能考虑。
  虽然他做的东西连他自己都吃不下去。
  那食盒里总的有十个月饼,团子和小伙伴们玩游戏,赢了的就能得一个月饼,小伙伴们过中秋只是有顿白米饭吃,家里哪来的什么月饼,更何况还是这么精致的,一个个馋得不行,纷纷加入游戏,都想赢一个抱回去啃。
  杜晓瑜找了一处干净的草地坐下来,远远的望着月色下的几个小人儿,嘴角不由得扬起一抹欣慰的笑容。
  傅凉枭跟着她坐下。
  河风很凉,杜晓瑜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
  傅凉枭迅速脱下自己的外袍披在她肩上。
  杜晓瑜微惊,“晚上很凉的,你还是穿回去吧,免得再像上次一样着了凉,明天可就没精神起来了。”
  傅凉枭摇摇头表示不用。
  杜晓瑜仔细看了看他,月色下的轮廓比白天看起来要柔和得多,朦朦胧胧的。
  她突然轻声笑了起来。
  傅凉枭不解地看她一眼,好似在询问她笑什么。
  杜晓瑜道:“我在想啊,倘若你能开口说话,会是个什么样子。”
  傅凉枭眸光有些闪动。
  怕他不高兴,杜晓瑜急忙解释,“你别误会,我绝对没有因为你不会说话而看不起你的意思,要真是那样,我当初也不会坚持招你上门了。”
  傅凉枭垂下眼眸,他倒是想开口说话,只不过,自己打从一开始就撒了谎,这会儿突然开口,一准会引得她怀疑。
  再则,一旦开口,他就怕自己把控不住。
  声音是他最后的伪装底线,一旦捅破,他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在言语之间就把她给狠狠地据为己有,紧跟着没经过她同意直接把她掳回京城。
  这种事他完全做得出来,可他不想伤害她。
  他想像个普通人一样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堂堂正正走进她的心里,而不是强来。
  所以即便心里有千万个意愿想牵她的手,亲一亲,抱一抱,甚至是要了她,他都极力地克制了。
  这种隐忍和克制,比他在夺嫡之争中的隐忍还要痛苦十倍百倍,可他却觉得,甘之如饴。
  杜晓瑜抬头望着天上的月亮,很大很圆,却很冷清,不知道此时此刻的爸妈有没有在赏月,自己在那个世界到底是死了还是有另外一个人代替了自己。
  想到这些,杜晓瑜又轻轻叹了口气。
  傅凉枭察觉到她突然变得孤独的气息,却没法开口劝什么,只是伸手将她鬓边北风吹乱的碎发别到耳后。
  “阿福哥哥,你一个人会不会觉得孤独?”杜晓瑜突然问。
  傅凉枭怔了怔。
  杜晓瑜道:“其实我也很孤独,我从记事开始就不知道自己亲生爹娘是谁,他们又在哪里,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来找我,刚才在宅子里,我见你一个人安静地吃着饭,就知道你肯定想念家人了,我也是,那些热闹都是丁家的,跟我们俩毫无关系,哪怕我认了他们当亲人,可不是亲生就不是亲生,两股不同的血脉怎么可能真正的融合到一起呢,你说对吧?”
  傅凉枭点头。
  “那你想要一个真正的家吗?”杜晓瑜试探着问。
  傅凉枭没反应。
  每次一到这个问题他就装死,杜晓瑜气不过,直接屈起手指敲了敲他的脑袋,力道有些大,疼得傅凉枭皱皱眉。
  “你是不是不喜欢我?”杜晓瑜直接问,她这个喜欢不是感情上的喜欢,就是普通的那种喜欢。
  傅凉枭猛摇头。
  “那就是喜欢了?”
  傅凉枭又点点头。
  “喜欢你还不跟我成亲,你是不是傻?”
  傅凉枭脑袋上再次挨了她一下,说不了话,有些憋屈地吸吸鼻子。
  杜晓瑜觉得自己似乎欺负得有些过了,要真把他脑袋敲傻了,自己可就得亏大发了,索性软下语气来,略带反省地问,“你是不是觉得姑娘家太主动了不好?”
  傅凉枭心道好是好,就是不到时候,等以后回京大婚了想怎么主动都行。
  可是现在,她只要主动靠近,他的心跳就会狂乱异常,就刚才她的那些问题,险些让他脱口而出道一声“愿意”。
  好在,最后关头还是把控住了。
  杜晓瑜看着他道:“我不管你怎么想的,反正我只认着你当初答应我的那一句,从今往后只对我一个人好,不管你当初是因为想报我的救命之恩而答应上门还是别的,总而言之,你点了头就不能反悔。
  还有,你看啊,你爹娘不在,我亲生爹娘也不在,我们俩都是需要有人心疼的,那么成了亲互相心疼对方,扶持对方不是很好么,咱们一起努力赚钱把日子过得更好,等以后多生几个孩子,这个家就能更完整了,到处都能充斥着温馨感。
  而你和我,将会成为彼此最亲的亲人。”
  杜晓瑜说完,暗暗喘了口气,要知道,她骨子里是个矜持的姑娘家,可是她觉得阿福在这方面是个不折不扣的榆木疙瘩,自己要是不主动,那他们俩这辈子就只能是未婚夫妻,指望着他主动提出成亲,她怕是要等到头发白,索性自己先开口了。
  而傅凉枭在听到她说多生几个孩子那一句时,到底没忍住,唇角往上扬了扬,泄露了内心愉悦的情绪。
  杜晓瑜惊喜地问:“你答应了?”
  傅凉枭颔首,先答应吧,总不能一直让她失望不是,否则失望变成绝望,那他这辈子就注定追妻追到老了。
  不知为什么,看到他点头,杜晓瑜觉得心里甜滋滋的。
  “姑娘。”
  不远处传来静娘和水苏的声音。
  杜晓瑜站起身望过去,见那二人一人抱着一捆柴火朝这边来。
  “你们俩这是做什么?”杜晓瑜问。
  静娘看了一眼杜晓瑜肩上傅凉枭的那件外袍,又快速地将杜晓瑜上下打量了一番,确定姑娘衣衫齐整,头发也没有散乱,嘴唇上更是没有任何痕迹,她这才放下心来,笑着道:“奴婢担心河边太凉,寻思着给姑娘烧个火堆取暖。”
  杜晓瑜身上披着阿福的外袍,倒是不觉得冷,不过她想着阿福和那边的孩子们应该会冷,于是点点头,“那你们烧吧!”
  想到了什么,杜晓瑜突然又道:“静娘,你会不会弄烤架?难得这么好的月色,要是早早回去歇了多可惜,既然你都要烧火堆了,那不如直接做个烤架,咱们去抓鱼来烤,也让那边玩闹的孩子们尝尝鲜。”
  静娘点头道:“那好,奴婢这就准备。”转头吩咐水苏,“水苏,你回去拿些香料和杀鱼的工具来。”
  水苏应声,转过头朝着宅子跑去。
  静娘动作很迅速,不多时就把烤架给架了起来。
  现如今就差活鱼了。
  杜晓瑜想亲自去河里捉,却被傅凉枭一把拦住,示意她去火堆边取暖,他捡起一根树枝,脱了鞋卷起裤腿下河。
  他是练家子,视力比一般人要好一些,再加上月光明亮,所以要在这样的夜色中叉鱼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
  有人代劳,杜晓瑜也乐得清闲,坐在火堆边支着下巴看傅凉枭叉鱼。
  啧,不得不说,这榆木脑袋只是在婚事上像个倔疙瘩一样转不过弯,其他方面那真是没话说,长得好看也就算了,叉个鱼的身姿也这么矫健迷人,险些把杜晓瑜这个轻微颜控带成了深度颜控。
  看到他不多会就叉了三四条鱼,杜晓瑜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庆幸这么优秀的男人落在了她手里,将来还会是她夫君。
  “姑爷再多叉几条吧!”静娘说道:“这鱼小,那边的孩子们一人就能吃一条呢!”
  傅凉枭见水苏拿着刮鱼鳞的刀回来,用刀把树枝削尖继续下河,没多会又是四五条鱼被叉上来。
  不过因为河浅,这里面的鱼也没多大,一人吃两条都还不一定能填饱肚子,否则杜晓瑜每次去镇上就不用买鱼了,大可以直接从河里捞。
  好在今天晚上大家都是吃了饭才出来的,这会儿烤鱼权当是夜宵,尝个味道就行,吃的太撑也不好,不消化不说,回去还睡不着。
  静娘和水苏帮着傅凉枭杀鱼刮鱼鳞洗鱼,速度很快,没多久就上烤架了。
  鱼太小,一次能烤四条,静娘时不时地翻转着,往上撒香料。
  烤鱼的香味把那边玩游戏的孩子们全部吸引了过来,一个个流着口水,站在他们背后不敢吱声。
  团子直接问:“姐姐,这些鱼有我们的份吗?”
  “有,当然有。”杜晓瑜道:“不过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团子好奇地问。
  杜晓瑜道:“我现在呢,给你和铁蛋一次当老师的机会,你们把小朋友分成两拨,一人带一拨,分别教他们背三字经,等鱼烤好以后我让他们上前来,谁记住得多,背得又好,就有鱼吃。”
  后面的孩子们看着烤架上烤得滋滋冒油的鱼,不自觉地吞咽着口水,一听要背三字经才能吃,有几个孩子颓丧地垂下了脑袋,他们连书都没念过,怎么背?
  而另外几个孩子则是满眼期盼,他们也想像团子和铁蛋那样挎着书袋去私塾里念书,有自己的小书房,书房里有笔墨纸砚和小人书。
  “团子团子,你快教我们背三字经吧!”其中一个孩子拉着团子的手说道。
  团子和铁蛋对看一眼,分别挑选了自己阵营的孩子然后带到不远处的空地上去教。
  空旷的小河边一时间响起了孩子们此起彼伏的背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
  是啊,人性本善,杜晓瑜从来要教团子的都是这个道理,她今晚这么做,是希望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不管成为农民也好,猎户也罢,还是飞出大山入仕途,都能牢牢记住他们背的第一句书是人之初,性本善。
  心中有恶,所见皆恶,相比心理扭曲阴暗的活着,她更希望他们从善出发,做个心中有善之人。
  鱼烤好的时候,杜晓瑜把孩子们都叫了过来。
  一问之下才知道刚才他们的游戏还没结束,目前还没有人赢得月饼。
  杜晓瑜索性也把月饼作为奖品。
  吩咐团子和铁蛋站往一旁,让孩子们轮流上来背,等所有的孩子都背完,杜晓瑜再进行排名奖赏,背得好的,奖励一条烤鱼一个月饼,背得不好的,就只有一个月饼,没有烤鱼。
  虽然只得一个月饼的那几个孩子也很想吃烤鱼,但是得了月饼他们也很高兴,毕竟长这么大还没吃过月饼。
  至于团子和铁蛋,杜晓瑜则是一人给了一条鱼和一个月饼。
  团子只把月饼吃了,烤鱼没吃,拿着走到没得到烤鱼的那几个孩子跟前,说道:“这个是我分你们吃的。”
  其中一个孩子道:“可是我们没背好三字经。”
  团子道:“你们背出来,姐姐给的那叫奖励,但是我给你们的,是把我自己的分给你们吃,这个不是奖励,你们若是要奖励,下次再多多努力就好啦!”
  孩子们高兴地点点头,一条鱼你一口我一口地咬。
  杜晓瑜并没有因为这一幕而多给他们几条鱼。
  因为除了人性本善,她还想让他们明白这世上没有什么是能不劳而获的,你想要,就得自己努力去争取。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教法,有的人能记住那么多还背下来得到烤鱼奖励,而你自己却没有,这不是不公平,而是你自己不够用心不够努力。
  奖励了孩子们,叉上来的鱼就不够了,杜晓瑜他们几个大人一条都还没得吃,于是傅凉枭不得不再次下水,又叉了几条上来。
  静娘的厨艺本来就好,烤鱼竟然也不赖,杜晓瑜一连吃了两条还觉得意犹未尽,但是看看剩下的鱼不多了,便想着给阿福和静娘水苏每个人都留两条。
  静娘一眼看穿杜晓瑜的心思,说道:“姑娘只管吃,不必想着奴婢,奴婢不爱吃烤鱼的。”
  水苏也道:“姑娘喜欢,那就多吃几条,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天天都有的呢,奴婢晚饭吃撑了,这会儿腹中还觉得胀,吃不下,还剩这么多,您要是不帮忙,姑爷一个人哪里吃得完?”
  杜晓瑜心知这俩人是故意让给她的,也没说什么,等鱼烤熟,一人塞一条给她们,并且威胁道:“要么吃,要么扔了,可别还回来,我要生气的。”
  那二人一听,哪里还敢多说什么,坐到一边吃鱼去了。
  傅凉枭递了一条给她,自己也取下一条来吃。
  等吃完鱼,夜已经深了,水苏先把孩子们送回去睡觉,静娘留在后面帮着杜晓瑜收拾东西。
  回到宅子的时候,堂屋里竟然还在亮着灯,说话的声音跟他们出门前没什么两样。
  反正也开不了口打招呼,傅凉枭索性直接去浴房洗澡,杜晓瑜则是抬步进了堂屋。
  丁里正两口子还没走,丁文章夫妻坐在炕上,丁二庆一家子不知道啥时候来的,一帮人坐在一起摆龙门阵,聊得很是火热。
  见到杜晓瑜进来,丁二庆家的笑着喊了她一声。
  杜晓瑜莞尔,“二婶今儿可是头一遭来我们家,我爹娘又是好客的,你们多坐坐。”
  说完,主动给几人续了茶,又去厨房里翻找了不少的干核桃、花生和炒瓜子出来,“二叔二婶,别客气,自己拿啊,先前他们应该是不知道这些东西放在哪,所以没找到。”
  丁文祥拿起一个核桃放嘴里咬,核桃没咬动,反倒把牙花子给蹭破了。
  杜晓瑜见他大有把小板凳翻过来敲的架势,忙道:“文祥哥,用这个吧!”
  说着,从柜子里拿出一把钳子来,因为静娘经常做点心要用到干核桃的缘故,杜晓瑜便趁着某回去县城的时候请铁匠帮自己打了一把专门夹核桃的钳子,只需要用钳子箍住核桃轻轻用力,核桃坚硬的外壳就能碎了,钳子手柄上还有个细细的倒钩,为了防止直接掰壳伤到手,可以用倒钩把核桃壳给勾出来,一点都不费力。
  丁文祥见杜晓瑜给他示范怎么夹核桃,又想起自己刚才那粗鲁之举,一时间羞窘不已,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丁二庆却觉得稀奇,“丫头,你这钳子哪买的,怪省事儿的,改天我让你婶儿也去买一把。”
  杜晓瑜道:“二叔要是看得上,一会你们走的时候把这半袋干核桃和钳子都带回去吧,我经常去县城跑,过几天再去买一把就是了。”
  “那多不好啊。”丁二庆家的很是过意不去。
  “有啥不好的?”杜晓瑜笑道:“咱们不是一家人么?再说了,就是一把钳子而已,又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二婶用不着跟我计较这些。”
  丁二庆家的不好意思地说道:“那就谢谢你了。”
  “二婶快别跟我外道。”杜晓瑜一脸的热络,“我们家的粮仓还指量着二叔帮忙盖好呢!”
  提起这茬,丁文祥看向丁二庆道:“爹,夜深了,要不咱也回去歇着吧,明天一早还得上工,要是耽搁了,可就对不起晓瑜妹子给咱开的工钱和两顿饭了。”
  丁二庆赞同地点点头,站起身道别。
  杜晓瑜把钳子放进装干核桃的麻袋,连着麻袋递到丁二庆家的手里,“二婶,天黑看不见路,我让水苏给你们点一盏油灯。”
  送走了丁二庆一家,杜晓瑜他们也相继去洗漱睡觉。
  夜深人静的时候,静娘被傅凉枭叫到了后院。
  “王爷。”静娘不明白这人大晚上的不睡觉想干什么。
  傅凉枭开口问:“有没有办法能帮筱筱躲过将来的验身?”
  静娘眼皮一跳,听这意思,王爷还真打算在乡下就跟姑娘成亲?那这也太委屈姑娘了。
  “没有。”静娘木着脸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