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流云观奇遇

  但大骂才刚刚脱口而出,李天畴眼前的白色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黄蓝两种色彩,始一出现,整个心神便觉得悠远而广阔、恒古而苍凉,那种黄泛着淡淡的金辉,像极了日出时家乡群山的颜色,而那种蓝却无法形容,总令人有一种张开双臂去拥抱的冲动。
  随即,眼前的景象开始像万花筒一般的的瞬变,就像过电似得让李天畴没有任何反应的机会,直到眼前恢复常态,他还依然沉寂在此前异象的回味中,久久不语。
  老道士在旁边也默不作声,更不会介意李天畴刚才口无遮掩,只是密切注视着这个年轻人表情和神态的变化,眼神中不可思议的神采却愈发的浓重,眼看着对方又缓缓的盘腿坐在了石头上,他才惊讶的询问,“小友方才看到了什么?”
  “有点乱,不可说,不可说。”李天畴紧闭着双目,连连摇头。
  “哦……”这回轮到老道士迷糊了,来到流云观已有数十年,他印象中能进得紫园的人用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而能穿过竹林并坐在观澜台上的人数更是锐减了一半,能体悟心得并看到异景的只有两个,除了他本人,还有大师兄青云子。
  眼下这个年轻人便算得上是第三人,因为感悟不同,看到的异景也不尽相同,不知对方看到了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表情反应?老道士虽然有浓重的好奇心,但深知天机不可泄露,便不再开口,一直在旁边默默陪坐。
  又是漫长的时间,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了,李天畴才缓缓睁开眼睛,但依然紧锁眉头,猛然一看老道还坐在身边,十分歉意道,“刚才不能自知,耽误了太久时间,还请大师不要责怪。”
  “无妨,无妨。”老道也长出了一口气,“小友现在感觉如何?”
  “还好,心头轻松了许多,只是有太多的头绪需要厘清,还有些只是抓住了点影子,无法看得全貌。”
  “可是那些异能之术?”
  李天畴点点头,心中却暗叫惭愧,有数件事情不便对老道直言,其中之一,便是那一直以来的噩梦,忽然将事件的前因后果都呈现了出来,十分的详尽,他未料到张子强在事发前就一直在境外执行任务,更没想到事发仅一年后,教官曾私自到那个戈壁滩外的峡谷展开过秘密调查,可惜无功而返。
  当然,最令他吃惊的是在意识深处再次看到了伴生的灵魂,他并未灰飞烟灭,而是十分羸弱的缩在脑海一角,似乎在沉睡。李天畴尝试了几次却无法将其唤醒,只好作罢。
  但随之而来的海量信息让李天畴应接不暇,以画面居多,有的模糊不清,有的清晰如眼前鲜活的场景,不同历史朝代的资料故事不但杂乱,而且没有任何连续性,堆积在一起如同山洪般涌入,让他大感吃不消,真以为这观澜台上的某处时空发生了错乱。
  其中流云观的来历也引起了李天畤的浓厚兴趣,这座不起眼的小小道观竟然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曾先后三次毁于大火,又三次重建,香火顽强的延续至今。
  首任观主已经不得而知,第三次重建时已是清末,但重建后第一任观主的姓名却让李天畴差点没喷出一口老血,此人道号无忧,姓张,自文起,名子炝。
  据记载这个张子炝早年听博虚道人李崇阳讲法,自称得道于龙门派真传,后南下游方,行至此地,见流云观废墟才起重建之心。另外一说就有点悬了,说是无忧道人和自己的师弟忘尘子为了避祸,自己毁了道观后又重建的。
  至于为什么避祸,没有片字交待。总之有点乱,些许图片资料,实在语焉不详。
  张子强,张志强,张子炝,尼玛,居然这样也能凑在一起?这难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因果纠结?老子难道前辈子欠你们家几代人么?
  话又说回来,李天畴只是假设这三人都是一脉相承的一家人,因为太过凑巧,不由得他不这么想,而且十分慎重。
  “敢问大师,这观中可有一位真人,仙号‘无忧’?”
  “啊?!”老道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未料到李天畤会问及这样的问题,无忧道人可是观内十分避讳提及的人物,这小子怎会知晓?莫非此人刚才在石台上展现的诸多异象已让其顿悟空明,通晓古今?
  倘若如此,此子不知是何来头,这份机缘岂不是大的骇人了?那么洞悉一些观内的秘闻岂非简单至极?老道立刻想起了二十七年前在西北云游时,于蔚云观内接待李天畴的父亲李学文的情景。
  十分普通的一介书生,于乡野教书,只为待出生的儿子卜卦求签,以期消灾避祸。当时抽得个中下签,卦象上看这未出生的小儿运势不顺,至少前半生多灾多难,普通百姓抽得此签也属稀松平常。
  老道勉为其难的为小儿改了名字,改‘天华’为‘天畴’,指望消灾祈福,广阔机缘,但命格和运势是无法更改的。现在回想起那个签语,并无任何不凡之处,但此子怎会有这般造化?
  老道士目瞪口呆的模样并未让李天畴意识到自己失言,又追问:“与‘无忧’同一辈的还有一位唤做‘忘尘子’,难道大师都不曾有过耳闻么?”
  “咳咳。”老道连番掩饰自己的失态,“小友怎会知道我观中的两位先师?”
  “呃……”李天畴一下恍然,但话已出口哪能再收得回去?又不能再次道破天机,只好硬着头皮敷衍,“上山的时候听一位香客说流云观曾毁于大火,后来是无忧道人重建的,所以好奇。”
  老道翻了个白眼,心说这个借口实在蹩脚之极,但也不会再去追问。他心中笃定了对方在这观澜台上已得到莫大机缘,且不谈道法修为,单单是悟道的境界已经远超自己和另外两位师兄。
  前番刚听得重明鸟啼叫,老道士便知有大事发生,贵人降临,本着试试看的想法带李天畴来到观澜台,熟料此子竟会有如此旷古未闻的际遇?想来,这重明鸟上次降临流云观已是六十年前的事儿了。
  可叹自己数十载的苦修,还不如这小伙子在这石台上一坐来得深厚,机缘二字怎能说得清楚?
  老道长叹一声,“两位先师都是大能之人,只是我入门的时候,他们都已经羽化了,知道的实在有限。”
  李天畴也翻了个白眼,腹诽老道士不痛快。
  “请小友回头看看,可认得这两株树木?”老头一转身,指了指那株高大的伞状之树,又指了指树冠似盘龙的植株。
  “这个矮的好像是龙爪槐,这棵大的就不太清楚了。”
  “不错,这株龙爪槐便是无忧道人种下的。”老道点点头,“而这株大树名唤菩提,在院中已有百年之久了,却是忘尘子道人亲手种下的。”
  “道观里栽菩提树?”李天畴这还是头一次听说,
  再看老道微笑不语,李天畴也不废话了,起身走到这株参天大树跟前,忽然一股清凉之意袭遍全身,顿觉通体舒坦,他暗叫奇怪,伸出手便在光滑的树干上摸了两下。
  “啾”的一声鸣叫,如同凤鸣,一只七彩羽毛的大鸟从树冠中飞出,振翅盘旋,一圈后悠然朝东方飞去,一叶羽毛及树冠上的一丛枝叶随之扶摇而下,落在了李天畴面前。
  李天畴俯身拾起这小小的枝条仔细观看,枝条上共有七片叶子,除顶端一片稍小点外,左右各三片几乎是一模一样大小。
  树叶呈碧绿的心状,脉络分明,入手温凉,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奇妙之处,李天畴暗道这菩提树叶也是再寻常不过,正要随手丢弃,却被老道连忙拦住。
  “小友莫非认为这枝叶太过普通?”
  “难道不是么?”
  “你口口声声让老头子指点迷津,难道自己忘却了梦中的另外一个你?”
  李天畴微微一愣,这伴生的灵魂可是他心底最深处的秘密,虽然两次找老道解梦,但都未提及此事,莫非上次老头催眠时看到了他?
  “你是否认为那人早已魂飞魄散?”
  “啊?嗯。”李天畴这回就意外了许多,当年和船长来过流云观后就再未见过老道士,自己后来在那间研究机构遭逢大难,伴生的灵魂才再度显现并魂飞魄散,刚才在厢房内并未提及此事,这老道士倒也厉害。
  “非也,非也。”老道士连连摇头,“他还在,只是虚弱的无法自救,三魂七魄去了七七八八,只留下了命魂,不过也维持不了多久了。”
  李天畴闻言,甭管信息不信都立刻收起了刚才的轻慢之心,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手里紧紧的攥着那丛菩提枝叶再也不肯松开。
  “小友也无需太过紧张,他一直在你的体内温养,但得不到滋补,现如今有这菩提枝叶可以保他渡过难关。”
  哦?这么轻松?老头莫非又瞎说了,这满树何止上千万枝叶,难道都能有这般神奇的功效?
  “小友可认得刚才的玄鸟?”老道士俯身拾起了地上的七彩羽毛。
  “玄鸟?不认识。”
  “此鸟唤作重明,又名重睛,并非凡物。在上古时期被尊为神鸟,消灾避祸,寓意光明。”说着话,老道稽首向东方遥拜。
  “哦?上古时期的神鸟?”李天畴闻所未闻,哪里肯信。
  “将叶片摘下叠好,与这羽毛一起贴身存放,必有奇效。”老道也不多做解释,从怀里掏出一方黄绢递给李天畴。
  虽然不信,但为了那伴生的灵魂,李天畴还是依言摘下菩提叶,用羽毛压着,再用那黄绢小心翼翼的包裹后放进了衬衫里的小兜。
  “大师,我有很多事情一时还想不明白,抖胆借此地小住几日,你看能不能行个方便?”
  “呵呵,求之不得,小友可自便。”老道捻冉微笑,有这样一个机遇造化之人停留盘恒,对流云观可是有着莫大的好处,如何能不同意?
  “我回头让道童安排,一日三餐你大可放心,观内除了我师兄青云子的‘静幽斋’外,你尽可随处走动,不受限制。”
  “实在感谢,这食宿费不能亏了观里。”说着话李天畴便欲掏钱。
  “哎。”老道一脸的不高兴,“我这道观虽小,但也不会在乎区区几餐素食钱,小友莫非瞧不起我老道么?”
  说完话,老道也不待李天畴回应便一甩袍袖离去。
  “老道长,我还有一事不明。”李天畴颇为尴尬,为刚才的唐突没话找话,“这菩提树为什么会种在道观中?”
  “有何不可?禅道本同源。”老道头也不回的穿过了那小竹林,转眼便出了拱门。
  墙外传来老道远去的吟唱,“佛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方一净土,一念一尘缘。我等修道之人又悟:一木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一草一玄黄,飞花度阴阳。哈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