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乡

  三宝是个精力旺盛的孩子。
  她醒得早, 睡得晚, 吃得多, 声音大, 四个奶娘帮着姜姬带孩子还要分成两班倒, 因为这个小祖宗每天半夜都要准时醒来吃一顿, 玩一场再接着入睡。亲妈肯定是没那个精力陪她的, 四个奶娘……也就刚刚够用。
  每当这时,姜姬都格外想念姜武。因为白哥和徐丛,她甚至开始觉得力气大、精力好的男人才应该是带孩子的主力, 当妈的就一个活动奶瓶而已。
  就比如三宝现在的斤两,她抱不到一刻就胳膊酸,姜武那粗胳膊, 抱一天估计也不会累。
  两人见面后, 她就立刻把孩子推给姜武,让他们父女熟悉熟悉, 她则把王姻找来跟姜武一起商量最近大梁的情势变化, 以及她和鲁国应该如何应对。
  ……就是姜武的反应有点迟钝, 每回跟他说话, 他都要半天才反应过来。
  姜姬只好只让他带孩子, 她跟王姻说事。
  王姻的目光总是往另一边偏。
  将军和小公主……这对父女站在一起时就更没有疑问了,一大一小, 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连神情都很相似。
  姜武和三宝都在盯着彼此看, 都一脸新奇。
  姜姬很难得看到姜武这么“童心”。
  不知从何时起, 姜武脸上就很少有表情了。她以前能从姜武脸上看到不解、懊恼、愤怒、痛心、不甘。
  现在却只能看出□□、纠结的爱以及说起打仗的熟练和对鲁国的……厌烦。
  姜武对鲁国国中的事没有一点兴趣。
  以前,他对鲁王还有几分天性中的敬畏。等姜旦当了鲁王后,这份敬畏不知何时就不见了。
  他对她有感情,但感情中美好的和不美好的,愉快的和不快的事几乎一样多,掺杂在一起,叫他难以区分跟她相爱,到底是快乐多还是忧愁更多。
  但他现在只有她一个放在心中的人了。他不爱她,还能爱谁?
  姜姬觉得这样下去,他们要么反目成仇;要么不等成仇,她就会因为不敢面对仇恨她的姜武先把他干掉。
  三宝的到来恰到好处。
  从姜武的神情看,他可能从没想过他们会有孩子。虽然男女相亲相爱,一定会孕育子女。但他们不是普通的男女。他们的相亲相爱也不普通。
  可能姜武没有跟她成了夫妻的真实感。
  他们只是一对……男女。
  而不是夫妻。
  虽然不止是夫妻才会有孩子,但世人总是先成夫妻,后有孩子,跟着才会变成一家人。
  少了一个步骤,就仿佛曲不成曲,调不成调,家也不是家了。
  他不是她的丈夫,她也不是他的妻子。
  三宝的出生,其实并不算幸福。
  姜姬有时会有对不起女儿的感觉。可今后,她会把这一切都补给她。
  至于姜武,看到三宝,她在他心中的形象估计又会变了。
  从妹妹到女人,现在,又变成了母亲。
  三宝虽然年纪小,但她能认得出自己身边常出没的人。比如姜姬,这个是最大的,通常奶娘们哄不住吓不住她的时候,姜姬喊一声,都不用露脸,三宝立刻就能变回乖宝宝。
  比如奶娘,这是百求百应的。
  比如侍人们,这是逗她玩的,手中总有小玩意的。
  比如徐丛和白哥,嗯,这两个不常来,但对她也不坏。
  今天这个人,倒是没见过。所以三宝才一直盯着他瞧,不停的去摸他的脸,他的手,在认识他。
  姜武被她的两只小手摸着,欢喜之中,更添新奇。
  原来小孩子是这样的!
  看着那张与她相似的脸,他既感动,又难过。
  姜姬就看他一时喜,一时忧,一时愁,一时悲,一时又感动了起来。
  她觉得他的表情比以前一年变的都多。
  到了黄昏时,王姻辞出去,殿中就只剩下他们三个。
  姜武抱着三宝过来。
  姜姬等在原地,这对父女今天相处了一天,现在也熟了。
  “这孩子……”他结结巴巴的。
  “叫三宝。”她凑过去看三宝,三宝看到她,伸手来要,她只好接过来,这孩子不等她解襟就用手把她的前襟扯开,头要往里埋。
  姜武瞪圆了眼睛。
  姜姬由着闺女自己找奶吃,解释给他听:“小孩子都这样。”小孩子动物性更强,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想拉就拉,想尿就想,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睡就睡,想醒就醒。
  三宝已经找到奶自己开吃了,姜武看着,不由自主的咽了口水。
  姜姬很大方:“你要不要吃?”姜武的眼睛又瞪圆了,看看她,看看闺女,再看看她,半天说不出话来,深呼吸几下后,猛得捧住她的脸狠狠地亲了好几口,快把她脸上的肉亲掉了,然后大步出去了。
  不一会儿,暖香进来,送来热水和手巾,预备着给小公主餐后清洁。
  他一边摆东西一边笑着说:“大将军在那边仰着头掉泪呢。”
  姜姬轻轻笑了笑,摸摸专心吃饭的女儿的头毛,她连头发都像姜武,多边型的鬓角,头发黑硬,长得快,到现在已经剃过两次头了,现在又长到可以扎小辫了。
  等她五六岁时就开始养头发,养出一头好头发,也替她添点女性魅力。
  暖香说:“以后小公主的头发要好好养,我知道几个养发的方子,日后制出好发油给小公主擦头发用。”
  这让她想起姜元刚见到她时就不让她晒太阳来养皮肤,养出一身雪白的皮肤。
  世家出身的暖香也是一样。这些世家子对美的追求和敏感都是一等一的。
  等姜武红着眼睛回来,暖香就退下了。侍人们给了他们一家三口充足的相处时间。
  但姜姬称得上是个新手妈妈,她除了喂奶,别的都由奶娘和侍人代劳了。姜武倒是都会,只是手法上怎么看怎么粗糙,不过三宝很皮实,被他俩折腾一天都没事,洗脸洗屁股时被擦红了皮也不哭,还很高兴!
  因为姜武比奶娘力气大,他可以一直抱着三宝,让她在鼓上想蹦多久就蹦多久。
  姜姬觉得三宝会再变成那个不抱不舒服的小公主。
  一连十几天,他们一家三口都在一起。姜姬也暂时不办公事,没有叫王姻,反正大概的事他都知道要怎么办了,姜武他们这一路也带来了很多有用的消息,她十几天不问,公主城不至于会出事。
  她也就安心的跟姜武、三宝在一起享受一下凡俗间的天伦之乐。
  有了孩子以后,她算是明白为什么以前老人们总说夫妻吵架不怕,有了孩子就好了。
  当然,前提是夫妻要像他们一样都是通情达理的人。
  她和姜武两个人照顾孩子,吃喝清洁还有侍人和奶娘帮忙,就算这样都没有闲下来的时间。
  因为三宝这个孩子目前的生物钟完全是乱的,她一天要吃六到八顿,白天黑夜都不歇着,该饿了没喂就开始干嚎——这小东西已经发现只要她嚎起来,不用掉泪,人来的都很快,她就把眼泪给省了,嚎得撕心裂肺,眼中一滴泪都不见流的。
  但如果姜姬生气了,她哭得可快了。
  姜姬又不能真的下手打,只好在她连话都听不懂的时候“威胁”她:“小东西,等你能说话了,你看我怎么教训你。”
  姜武在旁边好笑:“她还小呢。”
  姜姬发愁:“她太精了!连话都不会说呢,指使起人来一套一套的,还会看人脸色!小孩子都这样吗?”
  姜武躺了下来,一手握住三宝的小脚丫,一手搭在姜姬的腿上,闭上眼睛,轻轻地笑着说:“你当时也不大,比她还精。小小年纪就知道指使我带你出去找吃的,带你出去玩,天天坐在我背上,抓住我的头发、揪我的耳朵,若是抓得重了,还会给我揉。”那软软热热的小手捂住他的耳朵边揉边轻轻呵气,把他的心呵软了,也揉软了。
  当时他一直想,如果再有人来抓兵,他要跑时一定会带着米儿,米儿那么小,跑丢了一定会死,他带着米儿,护着她,找吃的喂她,一定能让她也活下去。
  他知道,米儿虽然后来变了,但她一直是个心软的女孩。她爱着家里的每一个人,她把他们都当成家人,真心实意的爱他们。
  可他不是,他被娘捡回去时已经大了,他记得自己的父母村庄,记得一切。他记得每一个人都是什么时候来的。
  阿谷是第一个来的,阿粟是第二个,姜奔是第三个,米儿是最后一个。
  他和姜奔每天都要出去找吃的,野地、荒山、溪流。看到已经破败的村庄就钻进去,希望能找到一点被藏起来的吃的。
  大家都饿,吃的不够。
  春夏天还有野菜可以果腹,到了秋天,只能吃家里存的粮食,粮食一天天变少。
  姜奔想跑。他们找到的食物不够喂饱一家人,但如果只有自己吃,那就能吃得多一点了。
  他也想跑。可他不敢跑,他担心他跑了之后,这个家里的人都要饿死了。
  娘和阿谷、阿粟都大了,米儿那么小,怎么办?
  后来姜奔也没跑,因为他跑了以后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就又回来了。
  他……
  姜武低头在她的大腿上吻了一口。
  姜姬叫来奶娘把三宝抱走了。
  这个蜜月真的过了一个月。直到姜姬觉得再这样下去估计四宝就快来了才决心从温柔乡中爬起来,开始忙正事。
  她对王姻说,要他联络商人,不要让流民靠近凤凰台。
  “想办法把流民都引走,把他们引到大梁边缘城镇去。”
  她又对姜武说,让他继续干老本行,“让你的将军们开始在外面当土匪强盗吧。混在那些真正的溃兵、逃兵中,把他们集结起来。”姜武点头,“接下来要怎么办?”姜姬说:“如果渐成气候,应该会有人招揽你们,要你们由匪变成兵。”那就意味着会有人送来粮草、钱、人,要什么给什么!给什么要什么!
  “凤凰台一地的乱相,哪里比得上整个大梁一起乱?”她说,畅想那时的情形。
  姜武不说话,看着她望着远方,嘴角微翘。
  他低下头,不由自主的也笑了起来。
  他的米儿就是这样叫人害怕,又叫人不得不去追随她。
  王姻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声音都不由得放轻了,姿态也更谦卑:“公主,若到那时,我等又该如何行事?”姜姬:“当然是见机行事。毕竟我们现在是没办法知道到底会乱成什么样的,也没办法知道,到底会有哪些人蹦出来,剑指凤凰台。”
  而且她现在还远远爬不上凤凰台的棋桌。
  她只能暂时先隐藏起来,慢慢壮大在大梁的势力。
  她现在还是太弱小了。
  她能在鲁国呼风唤雨是因为她姓姜,还因为鲁国人人都知道摘星公主之名。
  现在凤凰台知道她这鲁国公主的人对她的印象太浅薄了,她只能慢慢找机会加深百姓和世家对她的印象。
  不是徐家为了送她当皇后而给她建立起来的虚名,要更切实一点的。
  现在凤凰台上下的人已经记住了鲁国,鲁国已经从诸侯国之中脱颖而出了。她借着鲁国,好歹算是在百姓中有了一点存在感了。
  但这还远远不够。
  她需要更多的存在感,多到让人没办法忽视。
  到那时,她才有下场的资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