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145 发难

  第145章 145 发难
  带着良好的心情,朱由检回到了宫中,来到东暖阁后,第一件事就是发出诏令,命杨鹤进京述职。
  按照惯例,这个时间有点早,一般各省的巡抚都是要到年底才会进京述职,而这也是巡抚逐渐成为地方最高长官的原因,巡抚能和中央接触,而布政使却不能,如此一来,自然是巡抚压倒布政使,执掌一方。
  杨鹤此时回来,自然是早了,但是关于百万移民迁徙的事情,必须当面详细安排,很多事情,远距离的书信交流并不方便。
  诏令很快下达,然后通过驿站送了出去,这种普通的诏令自然不需要行人司出动。
  “驿站!”想到这个明朝灭亡的导火索,朱由检心中一动,他想到了后世的邮政大佬,在他看来,古代的驿站也是能发展到这种程度的。
  只是各朝各代对驿站虽然重视,但却只是针对公文来往和官员食宿以及军情的传递,极度缺乏对物流方面的商业开发。
  这些在朱由检眼中,都是极为可惜的,若是有了针对民间的物流运输和邮政功能,那么驿站不但不会耗费大量银钱,反而能挣到大量的钱财。
  不过,想要实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有能力者去组建,不过这也是一个方向,朱由检暗暗写下自己的想法,以免以后遗忘。
  正在他想着的当口,刘若愚已经将案几上的奏疏公文分好了类,按照轻重缓急归类起来,方便皇帝的阅读。
  朱由检也就暂停了自己的思索,开始每日例行的批复公文。他首先看的就是司礼监披红的公文。
  这些都是些例行之事,比如德陵的修建需要钱财,辽东的军饷,各地贡物的运送,嘉兴等地发生大海潮需要救助等等,都是直接发到内阁,做出票拟后,送到司礼监披红。
  这些奏疏朱由检是不经手的,只是司礼监披红后随意看看,闲的时候会一一查看,忙的时候就抽出一两本来看。
  慢慢看了些奏折,朱由检便将剩下的一推,“都送到内阁,发下去执行吧!”
  刘若愚上前将奏折抱下去,然后命随堂太监送走,而后,他又走了过来,站在皇帝身边候着,以备垂询。
  接下来的奏折才是重点,对于奏折中的一些事情,皇帝不明白的都会询问,刘若愚就负责解答,这就是他这个秘书最重要的工作。
  不过,大致浏览了奏折一边的刘若愚却在心中祈祷,希望皇帝等下不会生气。
  朱由检翻开第一本,是礼部的折子,奏请编修《熹宗实录》。
  古代王朝都不修本朝历史,而某某朝实录,就是大明对本朝历史的记载,这种记载很详细,以日期顺序排列下来,将起居注的内容一一填写充实进去。
  这些都是第一手史料,大明每个皇帝都非常重视。
  “实录一般是哪个部门负责修撰?”朱由检问道。
  “是翰林院。”刘若愚答道。
  具体的工作自然是翰林院干,而这种项目一般会有个总领的,能总领这个的,基本上是勋贵。
  “翰林院!”朱由检手微微一顿,脸色阴沉下来。
  因为朝政,翰林院等部门的史官本就缺乏,而仅有的一点人,也都被朱由检给放到都察院和给事中以及其他缺乏人手的部门,如今的翰林院,基本名存实亡,里面没有上班的人。
  如此情况下,怎么可能有人手出来编篡《熹宗实录》呢。看到这封奏折的第一眼,朱由检下意识就觉得有人要搞事情。
  这种实录的修撰,是每一朝开年的大事,但朱由检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没有这个概念,而朝中由于争斗的原因,也没人提醒,本来拖下去也没什么,但却在这个时候被人翻出来,难怪朱由检会觉得不妙。
  果不其然,往下看内阁的票拟,言称人手缺乏,请求启用在野官员。
  “目的在这!!!”朱由检嘴角冷笑,这个票拟,一定是出自钱龙锡之手,东林虽亡,但倾向东林的人不少,这些人大部分在天启朝都弄下去了,在东林几乎名存实亡的时候,他们实在是很好的补充,难怪钱龙锡这个硕果仅存的东林大佬对他们念念不忘。
  不过,虽然猜中了钱龙锡的心思,但朱由检却必须顺着对方的想法去做,不过也不太准确,他本身就准备启用这些人了,不光是他们,还有南京那一帮养老的官僚们。
  接着往下看,是各个部门请求补充人手的奏疏,户礼兵刑工吏,六个衙门俱全,而且上书的人各有不同,从尚书到员外郎都有。
  而内阁在下面的票拟不外乎两种,一是启用在野官员,二则是请求重开科举。
  对于第一条,朱由检做出了批复,让吏部统计,而第二种,则直接留中不发,让这些奏折出不了乾清宫。
  “呵呵,黔驴技穷吗?”轻笑一声,朱由检将示意刘若愚将这些奏折搬走,然后看下面的。
  一本奏疏的上奏者就让他眼皮一跳——兵科都给事中余煌,天启五年的状元郎。
  缓缓翻开,犀利的字迹出现在朱由检面前,整本奏疏用词简洁,筒体只是用一种陈述的语句来描述一件肮脏罪恶的事情,对于辽饷、乃至其他军饷饷银的瓜分。
  这些早在朱由检的预料之中,但他看完后,依然决定心脏一颤,极其不好受。
  接下来的奏疏都是同样的,全都是新上任的都给事中或者给事中的弹劾奏疏,只是部门不同,除了兵部外,工部、户部都有涉及,而这些人揭露的事实,有些朱由检了解,有些他不了解。
  比如户部划拨军饷给兵部,直接就不是满额的,而是飘没一部分,到了兵部就更不用说了,而工部呢,则是以劣充好,以好当劣,玩左右倒卖的把戏。
  需要军备的地方只能领垃圾,只有拿着钱给家丁装备的军将们才能买到优秀的装备,也难怪家丁盛行起来,这种情况下,军将们怎么可能会给公家的部队花钱武装呢。
  这一点是朱由检没有料到的,看着那一长串的利益链条,尽管早有心里准备他也忍受不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