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6 雄阵万变

  少年名为邓遐,武昌太守邓岳之子,虽然只有十四五岁的年纪,但却已经颇具悍力,大得其父风采,已是荆州军中首屈一指的少壮战将。
  听到邓遐这少年忿声,邓逸也不恼怒,只是摆摆手示意他归阵,家门有此英壮,又逢此大用之年,确是一桩幸事。
  邓逸此番率领家众部曲北进助战,主要任务还是给这个侄子保驾护航,在各路王师面前彰显他们荆州强军后继有人,绝非浪得虚名。
  此时对面那千余羯兵已经冲过半程,直向此处阵线而来,明显是不肯善罢甘休要作复仇。军伍之中,邓遐不敢违逆叔父军令,只是脸上仍有跃跃欲试,希望能够继续上阵杀敌。
  但邓逸却不敢再将他轻易放出,前阵各营补充马力后,中军大都督示意各军可小试锋芒,他才派出邓遐并部下最精锐的部曲先得头彩。但若还要继续出战的话,不只要担心少年乏于后力,也会让其他各路友军心怀不忿,觉得他们独占风光。
  不过邓逸也没有引部归营,只是转首望向旗令战楼。
  八阵大营占地广阔,近日再作扩充,整片营地已经达于数十里深阔,邓逸军所在已经算是最前线,从这个距离上已经很难再看到中军旗令变化。
  但这大阵的精髓就在于及时的掌控与灵活的应变,因是整个指挥系统也是非常的细致周全,除中军旗令之外,各军大营也有战楼用以接收中军旗令并向下属小营传达。
  除此之外,尚有鼓令并传令兵卒游走战阵之中,几套系统搭配,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得整个庞大营地凝为一体,反应灵活,如臂使指。
  邓逸虽然不是什么勇将名将,但也是戎行多年,军略或是不及,眼光却还是有的。他也曾经有幸得观武侯故垒,或是囿于见识,难有更深刻体会。但如今身在实实在在的阵营中,更觉得这阵图精妙强悍,对于中军那位谢大都督的崇拜也是越来越浓。
  八阵势变繁多,几无穷尽,邓逸终究没有经过长久训练,对于一些旗令细微变化了解并不深刻。如今独掌一军,为了确保军令执行无误,谢艾给他搭配了数十名精熟旗令的枋头老卒。
  由于近年来大将军专心中国事务,对于荆州军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改编,因是眼下荆州军还保持着相当浓厚军头、部曲的搭配。但是为了保证部众能够及时应变、配合阵势变化,邓逸也并没有强求部曲的独立性,而是主动打散旧编,以枋头旧军构架起目下的军伍。
  中军旗令很快便传达到前阵,邓逸依令率部后撤半里,同时右侧友军大营中又涌出百架刀车战阵,掩护其军后撤。
  当羯军冲达阵前时,邓逸的部伍已经没入了战阵之后,迎接他们的乃是前后三层重叠的刀车。刀车车架坚固,前方巨盾能够有效拦截羯军流矢,同时巨盾上又镶嵌着长达半丈锋锐尖刀,仿佛凶恶的猛兽爪牙,人马一旦撞上,必被尖刀洞穿,横死当场!
  羯军虽然来势汹汹,但也不敢以血肉之躯去硬撼这狰狞刀阵,侧行掠过此边,一轮流矢倾泻,又不甘就此撤离,打算从侧翼绕过刀车战阵继续杀敌。
  但是前线大营之间虽然距离很大,留下的可供冲杀的缺口却并不多,邓逸军右翼虽有刀车战阵的遮蔽,但左翼却是空荡荡,据此数里之外才有另一座友军大营。
  而在这一处空隙中,却耸立着一处高出周边的土丘,土丘上架设着三座箭塔,每座箭塔具有两百余人的弓弩手,布置了大量的强弓劲弩,辐射周遭里许方圆。羯军一旦由此经过,必受箭雨倾泻攒射,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谢艾虽然不知古八阵具体面貌如何,但他所摆设出的这一座新八阵却是包含了大量的战术韬略。大阵的基础虽然是各营兵众,但除了基础的营法之外,另有丘法、械法、水法、火法、风法等诸多变化。
  所谓的丘法,便是在不同的位置垒土为丘,依托营伍的配合搭配起相对优势的地形,这也是八阵核心变化之一。武侯八阵垒石而成,便是属于丘法的范畴。
  这样的营丘,并不同于野中俗传那样依靠本身的存在便能有令人迷不能出的玄妙,本身作为阻障,搭配以兵种的配合,一旦有敌军冲入阵中,凭借地形并器械的打击,以限制、诱导敌军的前进路线,使得敌军在冲杀路线上始终都要面对己方的优势打击,运动中被逐渐消灭。
  比如眼下敌军绕行而止的这处营丘箭塔,若只是单独的存在,杀伤力实在有限,特别是在襄国南郊这处空旷原野上,敌军有着大量的进攻路线可供选择,箭塔能够造成的阻挠微乎其微。
  可是敌军一旦选择由此方位进行冲阵,后续就会有着一系列的战法配合,刀车、鹿角车、拒马等等阻截设施架设各处,将敌军的冲杀路线始终限制在一定范围中。
  敌军速度一旦降低,便会遭到周遭各营军众的优势围剿,而若要保持冲击节奏继续深入,早晚会被引入固定的伏杀地点,全军俱没亦是寻常。
  以步制骑并不容易,八阵变化虽多,但想要压制住敌军的冲杀节奏而做出合适的应变,对于整支军队上到主将下到寻常士卒,都有极高的要求。特别是营地中搭配的各种战车、强弩,耗资之大甚至还要超过整支军队的甲械武装。
  如果不是行台家底丰厚,如果不是谢艾本身便是不世出的军略奇才,如果不是他能得到大将军信重无疑,长达数年执掌数万大军进行长久训练,也根本不可能摆设出这种强大战阵。
  即便是以上条件都具备了,此前谢艾都不敢将阵势完全铺设开。六十四营军卒数量看起来虽然不少,但若铺设在覆及几十里方圆的大阵中,很难做到彼此呼应。
  而骑兵素来都以进攻节奏迅猛而著称,一旦营伍之间配合稍有出错,便有可能被羯军游骑攻破拔除一两处营垒,使得大阵中出现漏洞而造成全局的崩溃。大阵每延伸一层,对于主将的掌控力要求便是成倍的提升,弄巧成拙的几率实在太高。
  所以大营中必须要搭配足够的骑兵作为预备队,一旦某一处变化不能及时,便需要骑兵机动力量冲上去阻挠敌军的进攻节奏,才能继续盘活后续的种种变化。
  如果不是战争初期王师机动力不足,加上右翼兖州军并没有在预定时间内抵达战场区域,使得中路孤军难进,被襄国的羯军压制不前,谢艾也不会布下这种要求过于苛刻的战阵。说到底,八阵虽强,但在应用方面还是守大于攻,且过于繁琐。
  但阵势一旦铺设开,威力也很快便显现出来。通过大阵层层外扩,可以最大程度的抵消羯军骑兵的压制,使得中路军可以始终保持前进步伐,如今已经渐渐逼临襄国城外,已是围城在即。
  毕竟,襄国的骑兵规模不小,足足两万余众,若没有数倍于敌军的兵力,也很难做到彻底的围城。而且就算是有那样优势的军力,羯军也未必就会死守城池,一旦在围城之前大举出城进行野战,会生出太多变数,更不要说信都方面随时会有援军抵临。
  大概羯军方面也感受到王师大阵层层推进的危机所在,因是这段时间频频扣阵,想要冲垮王师大阵。
  如眼下这一路羯军骑兵,虽然被刀车战阵横阻绕行丘下,不顾箭塔攒射的凶险仍然向邓逸军包抄而去,在通过丘下箭塔范围的时候,虽然付出了近百条人命,但是由于马速惊人,也终于冲破了战阵外围,距离后撤的邓逸军只在一程。
  然而在这一路羯军绕过土丘的时候,土丘后方早有五百骑兵列队待战,一俟最近的令塔响起进攻的鼓令,当即便从土丘后冲杀而出,劲矢一般直直扎向那一路羯军侧翼。
  大阵中不乏空旷之地,此处方圆数里,全无营垒车阵的存在,就是留给骑兵冲杀之用。冲到近侧的羯军听到侧翼马蹄雷动,心中也是一惊,待转首看到对方旗号武装样式后,更是惊得目眦尽裂。
  “沈狮!是沈狮……”
  人的名树的影,沈云并奋武军于羯国的赫赫威名,那是尸山血海堆砌高举,奋武将士一旦出现在战阵中,对羯军而言便意味着九死一生的惨烈。
  因是随着其军冲出,羯军将士已经不战先溃,前路或还循着惯性继续前冲了一段距离,后路却已经满脸惊骇,勒马转首便循来路飞逃出阵。
  当奋武将士抵达之际,那一路千数羯卒已经超过半数仓皇后撤,又付出百十条人命代价才算是冲出土丘范围。而仍然还留在阵中的羯军,也已经胆气俱丧,于战阵中四向溃逃,却被沿途围堵而来的王师将士们从容射杀!
  “大丈夫正应如此啊!”
  邓遐被叔父拘在车阵中,眼望着奋武精骑冲出后还未及战便将敌卒惊得溃走四散,那稚气浓厚的脸上更是充满了崇敬之色,恨不能以身代之。
  单凭威名就惊走了犯阵羯军,沈云却没有什么兴奋之色,策马行来,整个人身上都有一股懒散,甚至就连兜鍪都只挂在马鞍上没有佩戴。
  他的奋武军被安排在前阵为阵线前推保驾护航,等闲不能出击,实在是让他提不起兴致。襄国此境对他而言也算是旧地重游,虽然自己也明白去年能够破城太多侥幸,但眼下被限制在营中,不能恣意外出杀敌,总有几分苦闷。
  不过在看到对面车阵中得少年邓遐后,沈云脸上倒是泛出一丝喜色,刚才于阵中待命,他也看到这少年阵斩敌将,颇爱其勇力,招招手示意少年行到近前,上下打量一番后便笑道:“小子勇力可观,稍追我旧年,可愿入奋武营中?”
  “我、我……末将、末将……”
  邓遐正是少年心性,对于勇破羯都的沈云崇拜至极,听到自己竟得沈狮赏识发声招揽,更是激动得手足无措,兴奋得几乎说不出话,嫩脸涨得通红,片刻后蓦地一头栽倒沈云马前,大声道:“愿随沈侯鞍下,痛斩贼羯!”
  另一侧邓逸眼见这一幕,脸色不免稍稍一变,想要发声阻止,毕竟这个侄子勇力可观,就连其兄长都将之当作自身功业的接班人,准备稍作历练便接掌部曲,若是就此加入奋武军,自然很难再返荆州。
  不过他见邓遐一脸欣喜状,脑海中又泛起北进以来所见诸多人事画面,很快便打消了上前阻止的念头,儿郎豪勇可恃,不可局限家门作犬才饲养。
  略作沉吟之后,他大踏步行上前去,对沈云抱拳施礼:“家门幼劣,能入沈侯门下受训,多谢沈侯青眼!”
  沈云闻言后倒是愣了一愣,再垂首看一眼那兴奋得脸色潮红的少年,便点点头,算是认下了这个门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