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逃离城市

  大唐的权贵以及中产们,都往城外跑。
  一方面是因为古老的传统:传统上除非是在城里任职的官员、经商等群体外,实际上更多的普通士绅们人家可不住城市里,而是待在乡下。
  大唐帝国看似工业化了,但依旧还是一个传统的封建帝国,还保留着诸多传统的习惯。
  权贵们依旧喜欢住在乡下或城郊的豪宅里头!
  而中上阶层们,自然也是有样学样,对于他们来说乡下的豪宅建不起也住不起,毕竟没有个占地几十几百亩的宅子,几十个侍女仆人伺候着,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住在乡下!
  所以他们基本都是住在城郊的部分富人聚集区。
  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也并不是说因为传统。
  传统这东西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导致大唐的权贵以及中产们作出这种决策的最主要因为还是:这年头大城市的环境真不咋地!
  如果说工业革命之前的古代城市,顶多就是脏乱差的话,那么到了大唐帝国这里就有些奇怪了。
  由于大唐帝国极度重视城市卫生,所以但凡城市都不脏乱差。
  表面看起来,其实都挺好的。
  但是前提是你屏住呼吸,只要你忍不住了张嘴呼吸,然后就会闻见刺鼻的煤烟味!
  现在是可是蒸汽机革命时期,几乎每一座城市都能看见工厂的烟囱,往天空喷洒着烟尘。
  不仅仅是大量工厂、动力等使用的蒸汽机烧煤。
  普通城市居民的生活燃料,现在大多也都是用煤,反正现在李轩都已经是有些后悔搞出来什么蜂窝煤了。
  哪怕没有什么重污染工业的金陵城里,但是一整个城市的居民都在用煤炭生火做饭,那味道……
  为了自己的小命以及皇室成员还有高级官员们的身体健康,李轩早几年就是在城郊修筑了一座度假园林,名为避寒,实际上一到秋冬空气不咋地的时候,他就往城外跑了!
  工业勿扰以及生活用煤勿扰,这两者加起来,使得大唐很多中大型城市的上空都是灰蒙蒙的,充满了煤烟味,越是工业发达的城市,人口越多的城市越是如此。
  帝国的工商业明珠,帝国最繁华的城市上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城区里一年到头,就没几天的晚间能够见到月亮,燃煤所散发出来的煤烟味,几乎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
  既然城市的生活居住环境这么差,那些有钱人这自然是不会选择每天都生活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不说那些权贵们,就算是普通中产,人家也是住的远远的,尽可能的住在城郊。
  所以这年头,大唐帝国虽然也是有房地产开发这么一回事,但是人家往往开发的都是远离市中心的城郊富人区为主,相对来说市中心里的房屋价格,反而还要更低一些。
  这年头,市区往往是中下阶层生活居住的地方。
  中上阶层一般都住在城郊的富人区,而诸多为富人们配套的各类设施,比如说消费场所,医疗,教育等等设施,自然也是不会缺的,而且往往还更好,只是都非常昂贵罢了。
  传统以及自然环境的选择,导致了大量的有钱人往外跑!
  而官府也不会在政策上进行限制,原则上你住在那里,并不会有什么政治上的影响。
  毕竟大唐帝国不用靠着学位制、户籍制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去抬高房价,犯不着把富人们都集中起来然后给他们修一座富丽堂皇的监狱,并把每个牢房都卖出天价!
  因为就算是抬高了房价,赚的也是那些地主,和官府没有一毛钱关系,因为那些地皮,大多都是在私人手里,官府可没多少。
  商人们一见官府你把某个地方的地价拉起来了,立马就会周边跟进,然后进行竞争……
  国家不直接垄断所有土地资源,是别指望能哄抬地价房价搞什么土地财政了。
  所以官府有时候宁愿把铁路线修的远远的,扩大城市区域的范围,也是不会在某个地方扎堆堆砌资源的。
  说起学位户籍这些,其实大唐也是有户籍以及学位制度的,只不过大唐也没有什么农村城市户口之分,而且你爱住农村住农村,爱住城市住城市,户籍只是一种登记管理的手段而已,而不是限制权益的手段。
  同时虽然也有学籍,但是基本也和没有差不多了,因为全国各地每个州府,你爱去那里读书就去那里读书,官方不做任何限制。
  各校录取也是没有任何限制,理论上全国考生都可以报考,他们都可以招收,举个例子,当你中学毕业后,只要你愿意,全国那么多所预科,你随便报考哪一所,理论上都是可以的……
  只是大唐帝国不采取统招统考的模式,而是采取学校自主招生,人家是否录取你就不好说了。
  名校肯定是对生源素质要求更高的,贸然跑过去报考,估计连入学考试都没有资格参加呢。
  比如金陵预科,每年远道而来跑来参加入学考试的人多了,但是能考上的又有几个?
  而且每个学校的招生季都是固定那么几天,所以也不可能让考生一一尝试,必须提前选定心仪并且有把握的几所学校,然后在那几天时间里一一报考并参加入学考试。
  不然的话,可能什么学校都没考上,最后不得不浪费一年时间复读或者干脆是辍学了。
  大唐的教育制度,可和公平扯不上什么关系,严重倾向于天才以及权贵子弟,普通人能上个小学就不错了。
  这么多年搞下来,有时候李轩都觉得自己做的有点过分了。
  明明有余力,甚至都不用花费几个钱就能够更好的普及中学甚至预科阶段的教育,但是帝国依旧没有这么去做。
  礼部教育司韩中凯是这么私底下评价大唐现在的教育体系的!
  “现在就挺好的,让那么多的人上大学干嘛,都上大学了,谁去种地?谁去工厂?”
  一句话道明了大唐帝国教育体系的本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