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的诞生[美娱]_520
在上千教众的注视下,钱伯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解释,他说性取向肯定是能够改变的,但改变不意味着必须有性,同性恋的反义词也不是异性恋,他们可以选择皈依宗教,把自己的肉体奉献给上帝,正如同还未偷尝到禁果的亚当和夏娃那样。
当时伯西用穿透性的目光看着他,说:“同性恋治疗是骗人的,你不可能真的改变。”
虽然教众们后来将迈克尔·伯西与他的同伙赶了出去,但这句话一直阴魂不散的缠着钱伯斯,他从不敢深究这句话,因为他知道伯西可能是对的,他从未真正克服男人对他的吸引力,他一直对同性有渴望。
生活中是,看电影也是,过去是,现在也是。威廉·布兰德利t恤紧紧绷在身上的镜头,詹姆斯·弗兰科游泳的镜头,都令他心潮澎湃,他知道那种渴望是罪恶的,但他无法移开视线。
艾伦·钱伯斯终于认清了自己,他向上帝祈祷了二十几年,期望上帝能帮他改变性取向,而这注定无法成功。
或许就像迈克尔·伯西说的那样,性取向是无法改变的,连上帝也不能。
这份认知,给钱伯斯的感受,犹如将他的心脏赤裸裸的剖开,鲜血淋漓的袒露在阳光底下,非常的痛,然而在痛之后,有难以描述的畅快感,好似溺水者终于得到拯救,好似住在地下室里几年终于看到了阳光。
艾伦·钱伯斯终于面对了真相,他也终将做出选择。
……
在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同样有人因为《米尔克》,正在经历着一场头脑风暴。
“ouch!”泽维尔·多兰轻呼一声,将食指从嘴巴里抽了出来,借着电影院里微弱的光线仔细看了看,在思考的时候啃指甲是他从小就有的毛病,没想到刚刚一个不注意,将指甲咬的太短,差点咬到肉了。
泽维尔·多兰将食指又塞到嘴巴里用唾液止痛,手机屏幕在这时突然闪了一下,他打开一看,是妈妈发来的信息,问他去哪里了。
‘在厕所。’他回复道,然后将手机丢进裤兜,不再看了。
泽维尔·多兰现在当然不在厕所,他在《米尔克》的放映厅,上厕所只是他糊弄妈妈的借口,而他从小到大已经无数次这么干了——多兰经常被母亲带去电影院看电影,然后他会在中途用上厕所的理由偷跑出去,溜进其他放映厅。
包括今天也是,多兰本来是跟妈妈一起来看《婚礼傲客》的,但他看了一半觉得电影无聊,就溜了出去,找到了一间正在放《米尔克》的放映厅,而这算是他第四遍看这部电影了,之前他独自来过三次。
第四遍观影,一些台词多兰甚至都会背了,尤其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与威廉·布兰德利的台词,因为这是他最喜欢的两名演员。
不,或者说是此生最爱也差不多,而这份爱以前还差点转化成伤心与怨恨。
第246章奥斯卡影帝
泽维尔·多兰今年十六岁,从小身体就不太健康,他有点营养不良、骨质疏松,以前经常生病,还曾经从楼梯上摔下来骨折过。有谁知道一个生病的孩子有多痛苦吗?特别是在这个孩子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都远离父母住在寄宿学校里?那种感觉既孤独又痛苦,没人能比他更加明白了。
但是在孤独之中,多兰也有慰藉,那就是电影。因为出生在与影视相关的家庭,爸爸是歌手兼演员,自己也从小拍广告、客串电影,他的最大精神食粮就是电影,独自承受孤独的时刻,多兰总是与电影为伴,他就是在那时候知道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威廉·布兰德利。
比起金·凯瑞和基努·里维斯这两名加拿大籍演员,莱昂纳多和威廉的电影多兰看的更多,他最喜欢《泰坦尼克号》和《指环王》,电影是他的一切,他的爱人、家人、朋友,他不再感到孤独了。
而且,就是在这些电影里,多兰完成了自己的性启蒙,他意识到自己对杰克和金华领主,比对露丝和精灵公主更感兴趣。
所以在两年多前,当多兰结束了在魁北克乡下寄宿学校的生活,回到了城里上学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莱昂纳多写信——之所以没有给威廉写,是因为多兰其实早就给他写过了。那年他十岁,因为生病一个人被困在医院里,觉得整个世界虚假又冰冷,恰好电视上在播《楚门的世界》,看完电影多兰就给威廉写了信,发泄自己的苦恼,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楚门”。
仅仅三周过后,多兰就收到了威廉的回信,那信并不长,但却让人十分温暖,威廉在信中否定了多兰关于自己是“另一个楚门”的想法,威廉说他的父母肯定是真实且疼爱他的,还说会为他祈祷,希望他的病早日好起来。
给威廉的信,多兰是在生病的孤独中写成的,他那时想要温暖的鼓励,他后来得到了。那封信让多兰在一整年里都保持着满足的快乐,如果不是觉得太愚蠢,他都想再生一场病,好让威廉·布兰德利给他写第二封信了。
因为父亲是演员的缘故,多兰从小就有客串电影电视,他还是加拿大法语版《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里罗恩·韦斯莱的配音。但因为威廉,多兰对马尔福一家都有滤镜,每当有韦斯莱和马尔福对决的戏份,他配音的情绪总是不对,因为太热情而被ng过很多次,加拿大配音组的所有成员都知道,他们的“小罗恩”对“卢修斯·马尔福”有着不正常的迷恋。
这次给莱昂纳多写信,多兰则是倾诉了自己性取向的苦恼——他是个终于意识到自己只爱同性的迷茫青少年——信件寄出去后,多兰一开始是踌躇满志的,他甚至告诉朋友们莱昂纳多很快就会给他回信了,毕竟威廉当时就只用了三个星期,但是这次,他等了很久,大概三个月都不止,久到他都快绝望了。
多兰的朋友们也都知道他始终没能等来莱昂纳多的回信,他们安慰他算了吧,莱昂纳多那样的超级巨星是不会记得他更不会给他回信的,最幸运的不过是寄来一张批发的明信片,还有那些看多兰不顺眼的对头,在学校里经常一见面就嘲笑他的不自量力。
那时多兰在法文老师的鼓励下,已经开始写剧本了——他还没想到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演员、配音师、服装设计师或编剧,他感兴趣的东西很多——而这个剧本讲述了一个有同性恋倾向的青少年的故事,有点半自传性质,里面还安排了一个类似于人生导师的角色,当然,这个角色必须是威廉和莱昂纳多的投影。
就在多兰陷在失望的情绪里,快要把剧本毁掉时,莱昂纳多的回信来了!里面还有一张合影,是《飞行家》的幕后片场照,照片上不仅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还有马丁·斯科塞斯,这是个意外的惊喜。而且这封信居然是威廉代写的,这是个分量十足的彩蛋,也是另外一个巨大的惊喜!
没有什么词语能够描述多兰当时的心情,他们的电影陪伴着他长大,他们是他的英雄,多兰想为他们写剧本,想为他们制作一部电影。
看了几遍《米尔克》后,某个想法在多兰脑海里越来越清晰,要说这部电影里他最羡慕谁?不是能与威廉·布兰德利谈恋爱的詹姆斯·弗兰科,而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想想看,当他身处一个电影剧组,片场的所有人都看着他,像是在问: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而当他胸有成竹的回答后,所有人都按照他的指示去做,包括最伟大的那些演员,或许也包括威廉·布兰德利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多兰将操控他的剧组,犹如操控一台精密的仪器,光线的质感、画面的色调、布景、摄像机移动的速度,叠加所有细节,制作出一部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电影……只是如此幻想一下,就感能让人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是的,泽维尔·多兰终于确定了自己想要什么,他想要成为一名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