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龙虎斗(八)
自打决定与孙权、刘备联手去找西汉麻烦以后,袁尚就没听到一个好消息。而到了如今,袁尚更是困守邺城,尤其是在得知平原失守以后,袁尚心里仅存的那点斗志也消耗殆尽。
昔日横扫河北的袁家如今落到这般田地,袁尚觉得自己真是愧对袁家列祖列宗。虽然袁尚自从袁绍手中接过振兴袁家这副重担以后不可谓不尽心竭力,但人力有时穷,这世上有些事不是付出了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的。
和刘福生活在同时代是袁尚的不幸,西汉的骄兵悍将让袁尚明白邺城被破只是时间问题。不仅袁尚明白这一点,邺城里的大多数人也明白。为了各自的出路,那些人背地里在做些什么,袁尚即便没有切实的证据,但也能够猜到。
不过袁尚不打算去处置那些人。别看此时邺城中尚有十几万可战之兵,但有兵无将啊,前不久的那次主动出击,龙骑军主将赵云阵前连挑七员自己这边的上将,此时的袁家已经没有能够独领一军的将领。
袁尚想过投降,可又有些不甘心。处在矛盾中的袁尚十分希望有人可以在此时为自己指点迷津,但偏偏这时审配自囚于府中,逢纪又染了病,躺在病床上口不能言。被袁尚视为左膀右臂的二人此时都成了哑巴,袁尚只能自己拿主意。
西汉来势汹汹,远非袁尚一人可以抵达,可作为袁尚盟友的孙权、刘备却没有功夫来管袁尚,反倒劝袁尚尽量拖延时间,只要孙刘两家击败了刘福,那邺城之危立解。对于孙刘二人的话,袁尚只当这是二人从身体中后偏下部爬出来的无色有味的气体。
求人不如求己,既然孙刘二人不顾自己的死活,那自己也不需要去管孙刘二人的生死。主意打定的袁尚正考虑派谁为使者前往长安求和的时候,城外反倒先派来了使者,而且这个使者还不是外人,正是袁绍时期的六谋之一沮授。
说心里话,袁尚并不是很想见沮授,当初攻打袁熙的时候,沮授的知交好友田丰就是死在袁尚的手里。虽然袁尚不觉得自己下令砍了田丰的脑袋有什么不对,但如今田丰的好友沮授来了,袁尚担心沮授会借机给自己难堪。
不过不愿是不愿,袁尚还是硬着头皮见了沮授。为了不给沮授发难的机会,袁尚将辛评、审配二人给找了来,想要等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时身边能有个可以商量的人。
看着面色红润的沮授,审配、辛评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原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结果半路上沮授跳船了,上了一条更有前途的船,而他们则留在了一艘快要沉没的船上。
“沮先生,不知你此次前来,有何贵干?”作为东道主,袁尚主动开口询问沮授道。
沮授闻言也不客套,拱手一礼道:“沮授见过袁三公子,沮授此来不为旁事,只为劝说袁三公子顺应天意,莫要再做徒劳无益之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陛下有意天下一统,仅凭袁家的力量是难以抵挡,还望袁三公子能够认清形势,不要再做徒劳的挣扎。”
“沮公与,如今邺城尚有数十万可战之兵,此时你来劝降,是否言之过早?”审配色厉内荏的喝道。
沮授不为所动,一脸淡然的说道:“如今平原被破,虎牢关的汉安军也已出关,不日就会攻克濮阳。邺城虽尚有壶关在手,可十万龙骑已聚城外。正南若是不服,何不领兵出城一战?”
审配冷哼一声,避重就轻的说道:“哼!邺城兵多粮足,即便守上两年也没有问题。十万龙骑虽然强悍,可凭借邺城城高池深,我审正南还真不信西汉龙骑军能够轻易攻破邺城。”
“正南,即便邺城能守,可仅留一座孤城对你们又有何意义?想袁公在世时,河北一统,那时的袁家势力何其庞大,但如今呢?堂堂袁家却只能依靠一座孤城苟延残喘。莫要指望孙刘两家,他们早已自顾不暇,没工夫来解救你们。正南说邺城可以坚守两年,那两年以后呢?难道等到邺城绝粮以后正南准备以人肉充作军粮?要知道真到了那步田地,邺城上下就不会有一人能够存活了。”
“沮先生,我若愿降,不知西汉会如何安置我?”袁尚阻止了审配继续与沮授争论,开口问道。
“如今袁二公子也在西汉,袁三公子若是愿降,待遇方面至少不会比袁二公子差。”沮授闻言答道。
袁熙的事情袁尚还是挺清楚的,自从投降了西汉,袁熙的确是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西汉并没有亏待袁熙,而此时的袁熙也正在兴汉学院内求学,日子过得倒是悠闲。可袁尚毕竟与袁熙不同,相比起袁熙的胸无大志,袁尚更想要重振袁家的荣耀。在听到沮授的话以后,袁尚有些不满的说道:“沮先生,我如今手中可还有十几万人马。”
“那又如何?袁三公子,邺城有十几万人马的确不假,可袁三公子觉得,到了今时今日,又有多少人还愿意为你替袁家卖命。”沮授同样也有些不满的皱眉反问袁尚道。
袁尚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乍一听到沮授这么问,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一旁的审配见状说道:“公与,莫非有人已经与城外暗中联络?”
“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的确有人已经暗中与龙骑军约定。”
“是谁?”审配追问道。
沮授闻言脸色古怪的看了看审配,反问道:“正南,换做是你,你会说吗?”
“……”审配不由语塞,心里暗骂沮授缺德,告诉自己这边有人有了不臣之举,却不告诉自己具体是谁,叫自己去无端猜测,这样反倒容易叫原本就人心惶惶的内部变得更加人心惶惶。
“公与,西汉给出的条件究竟是什么?”一直没有开口的辛评开口问沮授道。
“……与袁二公子的待遇等同。袁三公子,莫要奢求太多,谈判是在双方无法完全解决对方时的一种妥协,以今日袁家的实力,是没有与西汉讨价还价的本钱的。当初袁二公子能够得到西汉的善待,还是因为至少还有一个幽州可献,可如今,袁三公子,你又有什么能够作为筹码的?不要再拿十几万人马说事,袁三公子信不信,只要城外龙骑军说出一句降者免死,反抗者格杀勿论,这邺城中的十几万人马就会没了一半。”
听到沮授这话,审配不服气的反驳道:“沮公与,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这世上还是有人懂得为人臣子的道义的。”
就像是听到了不能听的话,沮授忽然一脸愤怒的怒视着审配说道:“哈~为人臣子的道义?的确,我沮授是做了贰臣,可这是我愿意的吗?想当初老主公在世之时,你们这帮人就分别支持各位公子,你们知不知道,就是因为你们这种行为,才让老主公的三子关系恶劣,势同水火。你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惜余力的支持三位公子,导致在老主公身故之后,偌大的一个河北分裂成了三部,原本的河北是一个即便是西汉也不敢小觑的势力。可就是因为你们这帮只顾自己利益的小人从中作祟,这才叫老主公辛苦建立的基业分崩瓦解。到了此时你还装什么忠臣?你忠的是自己,忠的是自己的家族,你若是真的忠心袁家,老主公在世时你应该忠的是老主公,而不是在老主公的身边进谗言诋毁其余二位公子。你知不知道,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忠臣,那叫老主公的三子兄弟反目,将偌大的河北拱手让人!”
面对突然暴怒的沮授,审配不知该如何反驳,的确就如沮授所言,当初如果不是他们从中撺掇,袁家三位公子不会关系恶劣,也不会到最后反目成仇。
“沮先生,你恨我杀了田丰吗?”袁尚忽然开口问道。
这个问题叫在场几人都是一愣,审配最先反应过来,连忙说道:“主公,田元皓出言不逊,罪应斩首……”
“审先生,我现在是在问沮先生。”袁尚摆摆手,打断审配的话道。
沮授沉默了片刻,抬头看着袁尚说道:“我与田元皓是知交好友,要说不恨那是骗人,但我也知道,元皓会死也在情理之中。元皓性情耿直,嘴不留情,当年在老主公面前做事时就经常将老主公给说的七窍生烟,不止一次私底下发誓要杀了元皓,不过最终主公也没下这个手。除了主公爱惜元皓的才华外,还有一点就是元皓所言往往言之有物。不过他终究还是坏在了他那张嘴上,袁三公子,想必你杀元皓,也是事出有因吧?”
“他当着三军将士的面说我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残暴之君,劝我手下将士尽早另投明主。”袁尚苦笑一声,对沮授说道。
沮授闻言了然的点点头,没有再提有关田丰的事情。倒不是沮授对田丰的死漠不关心,而是早年间在与刘福的一次谈话时,刘福对田丰的评价让沮授对田丰的死放开了心结。按照刘福所说,田丰会死那纯粹就是自找的。明明都已经是阶下囚了还口没遮拦,竟然在军中蛊惑军心,这事换了谁都不能饶过田丰。
沮授不愿再说有关田丰的事情,人死如灯灭,与其揪着这件事不放,不如多考虑考虑活着的人。回答了袁尚的问题后,沮授再次问袁尚道:“袁三公子,大势不可逆,还请公子早做决断,迟恐生变。”
说完这话,沮授告辞退下,由人领着去了驿馆歇息,等候袁尚最后的答复。等到沮授离开,袁尚看了看审配和辛评,沉默了半晌才问道:“两位先生,不知对此事可有什么看法?”
审配、辛评对望一眼,齐声对袁尚说道:“属下听凭主公决断。”
袁尚闻言苦笑一声,摇头说道:“也罢,既然你二人不愿承担骂名,那就由我一人承担吧。”
“主公……”审配难过的叫道。
“不必多言,就当是为了邺城这些百姓好了。自我接过父亲这份责任以来,我没给邺城百姓带来好日子,至少也不能带着他们往火坑里跳。审先生,辛先生,谈判的事情就拜托二位了,不必考虑我的事情,多为邺城百姓争取一些好处。”
“……属下遵命。”
沮授也没想到袁尚的答复会那么快就来,自己在驿馆还没坐一会,审配和辛评就联袂而来,听了袁尚的答复以后,沮授久久无语,长出一口气道:“或许老主公有意三公子的原因就在此处。也罢,此时说什么都晚了,两位放心,关于袁三公子的安置,必定不会比袁二公子差,虽然日后难掌兵权,但一世富贵还是没问题的。”
“有劳沮先生费心。”审配、辛评向沮授深施一礼感谢道。
“袁三公子的事情好办,但你二位呢?对日后可有什么打算?”沮授看着二人问道。
“……不知公与可有什么建议?”审配闻言问道。
“你二人皆非无能之辈,要是就此埋没未免有些可惜。更何况袁三公子去了长安以后,也需要有人在旁照应,你二人若是愿意,我愿替你们引荐一二。”
沮授的话说的很实在,的确就如沮授所言,袁尚去了长安以后无权无势,即便皇帝刘福不刻意针对袁尚,也难保就不会有不长眼的找上门。若是朝中有人,那些不长眼的人总会心存顾忌一些。审配、辛评原本都是有心杀身成仁的主,但经过沮授的劝说,二人都改变了原来的心意,决定投靠西汉。
袁尚的这个决定救了邺城上下几十万人,双手奉上降书顺表,袁尚带着一家老小在赵云亲卫军的护送下,离开邺城赶往长安,而就在长安灞桥之上,袁尚见到了多年未见的二哥袁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