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移宿(下)

  “主公.....”苏明哲一直对刘伯温心存提防,双手用力一扶桌案就准备站起来反对。然而,他的袍子下摆却被逯鲁曾悄悄地拉了一下。于是乎,反对的话立刻就变成了支持,“主公此举甚善,子云行事稳重,正适合出任右副知事一职!”
  “刘参军算无遗策,左副知事一职非其莫属!”聪明人可不止是逯鲁曾一个,内务处主事张松也站起来,大声替他的老对手造势。
  有这两个人带头,其他原本对刘伯温骤得高位心存抵触者,也纷纷将反对的意见憋回了肚子里头。
  左副知事地位虽然高,手中毕竟没有任何实际兵权。而将施政、监察和军机诸事分开后,也省得刘伯温再对其他人继续指手画脚,让大伙都省去了不少麻烦。
  倒是刘伯温自己,万万没想到在屡屡得罪同僚的情况下,朱重九依旧以重任相托。红着脸站在原地,声音里带着明显的颤抖,“主公,主公厚爱,微臣,微臣愧,愧不敢当!在座诸君,才能过微臣十倍者车载斗量。微臣,微臣.....”
  “行了,伯温,你就别推辞了!”朱重九大手一摆,打断刘伯温自谦,“我可没时间跟你弄那套三辞三让的花样。参谋长让你担起来你就担起来,反正最后到底打不打,如何打,还有我这个大总管最终做决定。你只需要根据军情处获取的线报,以及我方力所能及,出谋划策就行了。谋划准了,大伙自然会服你。若是接连出了馊主意,年底评测时,苏、禄两位长史想必对你也不会太客气!”
  “哈哈哈.....”众人闻听,立刻又笑成了一团。
  大总管府就这点好处,任何人在其位就必须负其责,谁也甭想尸位素餐!做事用心肯干,升迁快不说,年底分红之外还能拿到厚厚的一笔嘉奖,不用收什么贿赂,就足够全家老少花上好些年!可要是站着茅坑不拉屎,或者屡出昏招,所受到惩罚也绝对令人肉痛。最残酷的例子就是户局两位主事,去年因为很小的疏失,就比同级官员少拿了两千余贯,疼得二人足足有三个月嘴角都是歪的,连吃饭、喝水都无法掰直!
  “今后地方官制,也依照大总管府为样本进行梳理!”朱重九将手微微向下压了压,继续阐述自己设想出来的组织架构,“路、府之下,设政务厅,监察厅和枢密厅,与政务院、监察院、枢密院相对应。再下分设八科,对应大总管府下的八局。州、县一级,则不单设三厅下属衙门。由八房直接对应八科。军情、内务两处在府、州、县所设衙门,皆由两处直辖,不参与地方政务。监察厅的人事安排,亦由监察院直接做主,不受地方管辖。”
  另一个时空中的三权分立,朱重九自知无法搞起来。但把军事、行政和监查部门彼此分开,却是淮扬大总管府眼下力所能及。毕竟将监查的权力收归中枢后,对地方官员无形中也能达成一定的威慑效果。而不受地方官员擎肘,监察官员就更容易履行自己的职责。
  至于兵权,拥有二十一世纪记忆的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将其交给别人的。没有武力做后盾,任何美好的理想,都会被瞬间对手踩在脚下。
  蒙元和故宋,地方官制和中央官制也有类似的划分,所以众文武无论听懂没听懂朱重九的构想,谁也不会轻易就站起来表示反对。整个画舫迅速静了下去,从苏明哲、逯鲁曾两位长史开始,一直到有幸恰逢其会的各局属吏,大伙都瞪圆了眼睛,飞快地在心中权衡新官制即将带来的变化,唯恐揣摩不够仔细,体味不够及时。
  片刻之后,却是新任枢密院左副知事刘基刘伯温又站起来,带着几分犹豫发问,“主公,微臣有一事不明。”
  “说罢,我也是临时想到这些,有疏漏在所难免。”朱重九礼貌地做了各请的手势,笑着吩咐。
  “军机诸事皆归枢密院,而户局却归政务院。若枢密院决议向某处用兵,而户局却不能及时拨付钱粮,岂不会延误军机?”刘伯温回头看了一眼苏明哲和于常林两人,带着几分小心补充。
  “要依照具体情况而论。若是临时发生战事,来不及在议事厅内付诸公议,则由各军团都指挥使自行决定战守,然后再呈报枢密院,由后者与政务院相协调。若是国战,则决策之前,必须由枢密院先行拿出提案,与政务院正副知事及各部主事一道,在议事厅中公议,然后再决定是否执行。”这个问题其实不难,朱重九想了想,很快给出答案。
  “若是决策之后.....?”刘伯温做正事儿时素来谨慎,又行了个礼,小心翼翼地追问。
  “决策之后,各部必须执行。无论是隶属于哪个院!归谁管辖!”朱重九用力挥了下胳膊,大声打断。
  “主公,老臣也有一事不明!请主公解惑!”逯鲁曾闻听,也赶紧站了起来,大声询问,“主公刚才声言,各路或者各府,下设三厅,三厅之下,还有八科。监察厅归监察院直辖,枢密厅是否也如监察厅之例?抑或枢密厅由知府与枢密院共管?兵、工二科主官,将由谁来任免?地方有事,兵、工二科,可否受知府调遣?”
  朱重九想了想,非常小心地给出答案,“枢密厅除军情、内务两处下属的衙门外,皆参照政务厅,由地方与枢密院共管。工、兵两科主官任免,由地方提名,报枢密院审核。工、兵二科,日常诸事,受地方管辖。若战时或者临时沦为战区,则划归枢密院或者军团长官直辖!”
  “各军团与驻地所在衙门之间,将如何相处?”逯鲁曾拱了下手,继续大声相询。
  “这个....”朱重九又仔细斟酌了一番,继续回应,“若是边陲,或者军团都指挥使奉命在此开府建牙,则由军团与政务院共同管辖。若是腹心之地,则军团无权干涉地方之事!”
  “多谢主公解惑!”尽管年龄和辈份都在朱重九之上,逯鲁曾却一丝不苟地行了个下属之礼,然后继续追问,“地方主官,如知府、知县,由谁来任免?”
  “知府兼任政务厅知事,由政务院提名,交大总管府公议后任命。若不能尽职,则由监察院弹劾,亦经大总管府公议后罢免。知县及知县平级或者以下,则由政务院自行任免,然后向大总管府报备。公议之时,三院正副知事及下属辅官,八局两处正副主事、佥事,凡非公出或者告病者,必须到场。若是本总管在,则公议由本总管主持。若是本总管出征,则由苏长史、禄副知院两人,择一主持。将公议结果送往本总管批复后,便可生效!”
  “多谢主公!微臣请将即日之言交有司记录在案!”逯鲁曾又郑重行了个礼,大声说道。
  “可以,伯温,你组织参谋将今日之言整理记录!”朱重九会意,点了点头,大声吩咐。
  见无论如何提问或者质疑,朱重九都不生气。其他在场官员也大受鼓舞。纷纷站起来,就三院职责的划分,地方与中枢权力的分割,以及各局各科之间的行为界限,地方与军方管辖权的疑问,接二连三提了出来。
  改制之事,虽然今天是临时提出。但私下里,朱重九早已经琢磨了很长时间,做了相当充足的功课。因此,对当场能做决定的,就尽量给出决定。一时无法做出决定的,则吩咐刘伯温带领参谋们记录在案,交由日后在议事厅内,由三院八局两处公议,然后再做定论。
  一时间,整座画舫里人声如潮,大伙都知道事关本部门日后权益范围和发展方向,谁也顾不得再温良谦让。只有大匠院,始终超然事外。既不参与这种权力的盛宴,也不受分割结果的影响。只归朱重九本人直辖,从财务到人员都完全独立,谁也甭想染指。
  直到天色全黑,本轮官制重新架构以及权力划分,才暂时宣告一段落。朱重九被累得头晕眼花,一上岸,立刻跳上了徐洪三调来的马车,逃一般远遁。
  各级官员则带着满足或者失落的表情,摇摇晃晃地登车回家。今天的事情,看似临时起意。但谁都知道,早晚都势在必行。而为了得到一个相对完美的结果,从朱重九本人,一直到在场的各局佥事,大伙都累得不轻。
  逯鲁曾年龄最大,苏明哲则因为当年做小吏时放浪形骸糟蹋了身子骨,所以累得最厉害。然而两人全都没心思立刻休息,拖在最后下船,然后互相看了看,相跟着跳上了同一辆官车。
  刚刚在车厢中坐稳,苏明哲就一边打着哈欠,一边低声询问:“善公,今日为何要阻止苏某?莫非善公也觉得,我淮扬若设立枢密院,就一定离不开那姓刘的狂生么?”
  “主公在千斤市马骨而已,哲公何必扫他的兴?!”逯鲁曾早就知道苏明哲会跟上来,同样打着哈欠回答。
  “嗯!”苏明哲没想到重用刘基,还有这样一层意义在,愣了愣,脸上露出几分佩服。“主公,可越来越深不可测了!”
  “是越来越有帝王风范了!”逯鲁曾则欣慰地点头,“肯为我用者,哪怕政见相左,也可以推心置腹。不能为我用者,哪怕名满天下,也绝不假以辞色。消息传出去,用不了多久,那些远道而来的士人中间,就会自动发生分化!”
  “主公,主公,唉!”苏明哲叹息着摇头,“主公居然事先也没知会苏某一声。今日多亏了善公,否则,苏某差一点儿铸成大错!”
  “不至于,你出言反对,顶多是让主公再多强调几句刘基的功劳罢了!”逯鲁曾又笑了笑,继续大发感慨。“你以为主公是临时起意么?如此重要的职位安排,他怎么会临时起意?包括今天三院分立,主公想必也琢磨了许久。”
  “这,何以见得?”苏明哲越听越糊涂,拱了拱手,虚心求教。
  “三院并行,呵呵”逯鲁曾手捋胡须,洋洋得意,“不就是故宋的东西两府,外加一个御史台么?连主官的职称都懒得换,直接将知院给搬了过来。经过今日之后,他再说无问鼎逐鹿之志,老夫第一个低头偷笑!”
  “啊?!”苏明哲又是一愣,嘴巴顿时张得老大。
  小吏出身的他,到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自己试图阻挠刘伯温出任枢密院左副知院时,为什么先被逯鲁曾拉住了袍子角,然后又被张松欲盖弥彰。这两人一个做过蒙元的中枢闲职,一个做过蒙元的地方知府,当然知道从宋到元的官制演变。所以一听到朱重九的话,就知道自家主公已经有意或者无意地,为将来立国做起了准备。
  而在此时,身为政务院知事,文官之长的他,却不关心政务院的“地盘”大小,反而为了一个没有任何兵权的总参谋长人选,去拂主公的意,绝对是一记昏招。弄不好,非但未能阻止刘伯温上任,反而惹得自家主公警醒,果断限制政务院的权力,得不偿失!
  逯鲁曾所想的,却远不止这些。看了一眼懵懵懂懂的苏明哲,叹息着道,“哲公,事到如今,我都不知道该恭喜你,还是该提醒你了。咱们淮扬,虽然还没立国,但你却始终都是吴公麾下第一人。放在春秋,就是一国之相!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一举一动,也关乎国运!”
  “啊!这——!”苏明哲又发出一声惊叫,好险没栽到座位之下。
  这几年,他这长史做得很舒坦,门生故旧对他也足够尊敬。可他却真的没想到,自己日后要做开国宰相。那可是姜子牙、诸葛亮等星君下凡,才能触及的高位。而他不过是一个落第秀才,无良小吏。即便在长史位置上,也多数时间都是个管家角色,怎堪得了如此大任?
  “哲公也不用过于担心!”见苏明哲被吓成了如此模样,逯鲁曾赶紧又笑着安慰,“你对主公忠心耿耿,主公对你信任有加,此乃为相的头两个必备要素。至于其他,做不来可以慢慢学,反正以主公之才,为相者也无须操心太多。而以主公之仁,即便哲公日后有所疏失,他顶多也就是数落你一顿,罚你些钱财罢了。而你哲公,恐怕如今最不缺的就是钱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