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分田分地真忙 求收藏

  终于100章了,今天又是四更,罗罗那么努力,大家还不支持一下吗?收藏、推荐什么的都砸过来吧!
  ......
  “庆之,你总算回来了。”
  陈德兴回到卧虎坊家宅的时候,吕师虎已经恭候多时了。
  “吕世兄来了,失迎失迎。”陈德兴往椅背上一靠,从王蓉儿手中接过个茶盏,抿了一口,悠哉悠哉地说道,“和几个弟兄去蜀冈一游,不想让世兄久候了。”
  吕师虎只是呵呵一笑,摆摆手道:“不久候,不久候,只是时候不早了,快随吾去马前街赴宴吧。”
  “马前街?”陈德兴一愣,“那是……夏太尉的宅子?”
  夏太尉就是夏贵,他是两淮将门的领袖,在扬州城内自然是有良宅美第的。
  “夏太尉回扬州了?”陈德兴隐约记得夏贵领兵外出了。
  “不是夏太尉的宅子,是夏左武的宅子。”吕师虎道,“夏太尉的捷报刚到扬州,在濠州设伏大破北虏,生擒了北虏副帅渤花!两淮之役,大获全胜了!”
  “生擒了渤花……”陈德兴微微心惊,不过脸上却不露声色,“可有红袄军的消息?”
  “有啊,红袄军跑了,从寿州渡淮而走,真是可惜了。”
  还好,还好……
  “可惜,”陈德兴大松口气,点点头笑道:“不过生擒渤花亦是大捷,是该摆酒庆祝。”
  吕师虎笑着摇头:“今晚的酒宴可不是庆功宴。”
  “不是庆功宴?”陈德兴愣了愣,“那是……”
  吕师虎哈哈一笑,“今晚酒宴上要说的是分田分地的事情。”
  分田分地?这听着怎么恁般的亲切呢?莫不是红朝太祖也穿越了?
  “什么分田分地?”
  “呵呵,就知道你不懂规矩。庆之,你知道我等做官是为什么么?”
  陈德兴一脸正色:“当然是为国为民!”
  “呃……”吕师虎却是一愣,陈德兴怎么连假话都不会说呢?怎么能说为国为民?应该是报效官家厚恩啊!
  吕师虎嗯咳一声:“庆之的志气,愚兄是非常佩服的,但是吾等都是食五谷的俗人,谁家都有一大家子等着吃饭,这个……官家给的会子现在也低贱得厉害,若是不能另外找点财路,谁还肯出来做官?”
  哦,看来这个分田分地和红朝太祖的分法是不一样的。
  陈德兴装出好奇的样子道:“想来分田分地就是另外的财路吧?只是不知道要如何分法?”
  “这便是今日宴席上要商量的……这个大家要先商量出个章程,到时候就不会伤了和气啦。”
  原来如此。陈德兴也听说过一些两淮将门强占“无主之地”的事情——不是两淮将门这样干,京湖、四川的将门一样如此。每一轮蒙宋大战过后,这些将门的土地都会增加不少。而如何强占扩充土地,向来是将门之间矛盾的焦点。
  “有没有大概的方向?”陈德兴追问一句道。
  “过去一向是看官阶分配的,”吕师虎意味深长地撇了陈德兴一眼,“主要看升了几阶官!升官多的多占,升官少的少占,没有升官的不占,若是被罢了官或是战殁了,就多少要让出一些土地了……”
  陈德兴一怔,这官原来还有这样的附加利益,怪不得卢家为了七个官就要和自己拼命呢!这七个官的背后,可是大片土地啊!
  吕师虎拿起茶盏喝了一口,又微笑着道:“规矩大约就是这样的,如果庆之你没有什么意见,那就要谈些具体的事情,比如……打算吃下多少地,那些拿出土地的将门,又该如何做价。”
  “拿出土地?”陈德兴又愣了下。
  吕师虎摇摇头,道:“安丰卢家要拿出些土地了,就如当年你们陈家一样!不过破落将门拿出的土地是可以卖几个钱的,这个……当年你们陈家也拿了钱的。”
  “原来如此。”陈德兴若有所思,他所想到的是土地问题。在他的记忆中,这个时代中国的土地问题是两个极端,在辽阔的被占领土,因为蒙古人的屠杀和百姓的流亡,人口数量不多,可能只有一千多万(在蒙古人账面上只有七百万,实际肯定要多些),自然没有什么土地矛盾,只有大片土地荒芜,成了“狐居兔穴”。而在江淮、京湖、四川这样的蒙宋激烈交战区,人口同样不多,土地虽然集中于少数将门和士大夫之手,但是地租不高,佃户的负担主要来自兵役和徭役。而两江(江南东、江南西)、两浙、福建这五个相对平静的路,则是人口密集,土地矛盾突出。差不多每个路都有七八百万甚至近千万的人口,都快赶上清朝后期的人口密度了!
  吕师虎看着眉头微蹙的陈德兴,以为他不明白大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于是笑着解释道:“如今的大宋已经不比承平时了,占多少地和当什么官是挂在一起的。若是没有一官傍身,不说田税如何,光一个和买都能让寻常小民破了家……”
  和买就是拿贬了值的会子当铜钱使!和抢劫没有啥两样。而且和买的尺度完全在官府和胥吏手里,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当然要看田主的背景大小了。若是平常的自耕农,和买之下,只有破产一路。而有一官傍身的地主,也不等于可以完全逃脱和买的盘剥,还是要看官多大(不是看品级,而是要综合考虑出身、文武、差遣等因素),同时也要考虑这田土在什么地方。
  总之,官职越大、势力越大,并且田土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就可以占有更多土地。而不必担心和买、税赋和官吏的盘剥。不过,官员置地也不是都在自己的家乡或势力范围之内。相对安定,同样也比较有规则的江南五路,也是官员们置地兴业的重头——那里毕竟是天子脚下,纲纪还没有完全丧失,也不用太担心北虏的蹂躏,而且人多地少,这租子自然也高(没有拿着弓箭刀枪的佃户),而且在江南五路这种天子眼皮底下的地盘,想要强占田土是不大容易的,所以投资的安全性也较有保障。因而就成为大宋官员和士大夫(名士也算是准官员)投资兴业的主要地区了——哪怕是丢了官,只要不抄家,也可以通过高价出售土地收回投资。不像两淮这里,要是没有一顶官帽子保着,直接就让人囫囵吞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