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63章
  在回京的路上,刘恒看着车窗外经过的偏偏农田,陷入沉思。
  登山祭天的前一天,他就听到总管汇报,说是皇太子私幸了一个行宫伺候的宫女。
  其实刘康至今没有娶妻,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找个女人也不算多大点事,但是按理来讲,行宫的宫女都是皇上的女人,便是刘康身为太子,皇上没有赐给他女人,他也是不能乱来的。
  当时刘恒思考了片刻,就着人帮刘康把这个过错掩过去了。毕竟刘康私幸宫女,认真算起来,也是僭越了。若是被人知晓,难免会成为被攻歼的污点。
  刘恒自己一向是女色上淡薄,虽然从不以此来限制刘康,但是对于这方面总是多有忽视的。
  因此没有想到刘康的需求,只是他觉得,刘康想要人可以直接和他说,一切都落到明处多好。明明有大路他却偏要绕弯路,这让刘恒心中略微有些失望。
  到底还是自己儿子,刘恒命人帮刘康把这个事盖过去,只等刘康自己亲口来和他说这件事。顺便他们父子也可以借此深入的沟通一次,刘恒想到刘康的孝期过后就要娶太子妃了,也想问问他的意思。
  只是,他一直在等刘康主动告知,可是一直到归程,都没等到。刘康就这样事后装作若无其事,反而更让刘恒生气。
  刘康这样的行为,在刘恒眼里,无异于是逃避责任。尤其是在听说他们前脚刚走,刘康就让人偷摸将那个宫女处理了时,刘恒更是叹息。
  忍着怒气将太子叫到车上,看着他低头不语的样子,到嘴边的训斥又都咽了回去。
  到底刘康已经长成了,若是因为私幸宫女这样的尴尬事训斥于他,难免有些伤他的脸面。
  随意说了几句,刘恒就让他离开了。到底,刘康没有把握住最后的机会,还是没有主动交代自己在行宫做的事。
  想到刘康一路上中的表现,刘恒也是失望。
  小时候还能说这个儿子性格敦厚纯善,现在刘康大起来了,各方面都只能算是中平,沉不住气,也至今没表现出什么才干。
  甚至来时的路上,刘恒拿京都送来的奏表给刘康看,刘康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请罪。
  这让本来有心指导下儿子的刘恒有些心中郁结,虽然天家便是父子也有君臣之分,可是这不代表身份就能抹杀掉父子之情了。
  刘恒有些不知道该拿刘康怎么办才好了,他是想与儿子亲近的,可是刘康一路上从来没有主动请见过,都要他专门传召才会过来。既然他这么不情愿,刘恒也不好勉强。
  但是刘康可以逃避他,逃避自己犯的错,却不能逃避自己身为太子的身份和责任。
  刘恒自己也是从那个腥风血雨的夺嫡路上,劈风斩浪的一路过来的,他不会忘记当时的凶险和艰难。刘康虽然是太子,可是这个身份并不是万无一失的。
  就连刘恒自己都不敢保证,日后几个儿子长成后会有什么局面。从心里说,他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也经历一场动乱,踏着血路往前走。
  所以他有意识的将太子刘康和二皇子刘彦的待遇都拉大,刘康的身份早定,各种待遇也比刘彦超出很多。
  他能够做的也只有这些,老实说,论起机灵聪敏,刘康比刘彦差远了。以后刘彦会不会真心的服气刘康这个太子,刘恒也是心中没底。
  刘恒心中对于刘康能否胜任太子之位,也是越来越怀疑。
  只是现在的难点在于,只要皇后还在,刘康就是嫡长子,必然会是礼法上最名正言顺的太子。哪怕日后刘康真的不能胜任太子之位,他想立其他的儿子,也非得连带将皇后一起换了。
  再看看吧,说不定娶了太子妃,刘康会长大的。
  叹了一口气,想着如今到底还是说什么都尚早,刘恒只能说服自己再继续耐心的等刘康长进。
  并且,刘康各方面中平,刘彦却太过于精明圆滑,锋芒外漏,也不是他心里能够接替自己的最佳人选。
  人存留一世,都需要好名声作支撑,可是刘彦想着与每个人都交好,谁都不得罪,反倒失了立场。这并不叫会做人,日久天长之后自身压力会越来越大,矛盾也越来越多,经营的再仔细的关系网,也会碎裂。
  作为一国之主,最需要的就是要拥有自己坚定的立场,这样才不会被大臣牵着鼻子走。
  虽然刘彦的每个师傅都对他赞不绝口,但是刘恒能感觉出来,他的聪明随着长大,越来越浮于表面。
  而另一辆车上,刘康也在愁眉苦脸的。之前在刘恒面前时,他总觉得父皇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确定那件事做的不留痕迹了么?”
  在听到心腹肯定的答复后,感觉仍然并不安心。
  他酒后幸了宫女的事,若是传扬出去,必然是丑闻。而且关键他还在孝期,到时候免不了背上一个好色的名声。
  而且他也不敢让父皇知道这件事,私幸宫女,总是显得他为人不够端方严谨,也不自制,他担心父皇会因此对他失望。
  本来他下面就有二弟在虎视眈眈了,又有贵妃所出的三弟这个潜在的威胁,他心中的压迫感十足,若是再失了父皇的心,他这个太子更是要当的艰难。
  可是,刘康越来越感觉到父皇与他的感情日益生疏浅淡。在这一路上,他并没有和预想一样,与父皇多多交流,反而父皇召见他的机会很少。
  他也不敢主动求见,到底要顾及身份体面,免得落到其他人眼里,显得他太过媚上。君父君父,虽然他们是父子,可到底先是君臣,他必要守礼,不能再和以前王府时一样,无所顾忌。
  于是,一路上这父子两个各怀心思,一直到回宫,都没有推心置腹的交谈一番。
  晚上,刘恒在去衍庆宫时,让人将路上准备的“礼物”也带了过去。
  他一进门,先拥上来的就是小胖子一枚。
  “爹!”
  萌萌叫的铿锵有力,唾沫四溅。
  抱过胖儿子,刘恒心里十分熨帖,他还以为萌萌年纪那么小,他一走两个多月不见,萌萌会与自己生疏呢。
  萌萌搂着刘恒的脖子,笑眯眯的与他脸贴脸。侧过头亲了儿子的侧脸一下,刘恒想着,到底还是儿子小时候更容易亲近,一旦长大了,就像刘康那样,不自觉的与他疏远了。
  “你叫爹也不管用,还是要吃菜!”
  林喻乔也走到刘恒身边,与萌萌大眼瞪小眼。
  这孩子太精乖了,喂的辅食只吃肉不吃菜,强迫让他吃,人家一不留神就跑了。
  现在看到刘恒进来,就像看到救星了一样,瞬间趾高气扬起来,抬脸俯视着她,再不是刚才被喂不喜欢吃的东西满脸委屈的小可怜了。
  “你们闹腾什么呢?”
  刘恒拉过林喻乔一同进屋,把儿子放在榻上,与她一左一右的落座。
  “我发现了萌萌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不爱吃菜!”
  以前林喻乔都有些敬佩儿子的,不怎么爱玩玩具,不爱哭,按时吃按时睡,很乖巧很好带,简直人见人夸的好孩子有木有。
  终于让她发现了萌萌的缺点,林喻乔简直和发现新大陆一样,特别激动。终于正常了,这才对嘛,孩子太完美了让她这个做娘的都有压力。
  听着林喻乔夸张的语气,刘恒瞬间失笑,这算什么问题,她至于这么郑重其事的向他宣告么。
  “各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嘛,他不喜欢你不要强迫他接受。”
  “可是不吃菜对小孩子身体不好!”
  对于孩子爹这么没有底线的纵容,林喻乔震惊之余,赶紧抻过头去反驳。
  觉得她瞪大了眼睛的表情十分可爱,刘恒轻轻捏了下她的鼻尖,“萌萌还小,以后能自己吃饭了,再教导他吃菜也不迟。现在这样硬来,反而对他不好。你放心好了,萌萌大些了,不用说也会自己体会到的。”
  只要不是大的原则性的问题,刘恒觉得该对孩子宽容些的。
  关于教育孩子,刘恒的核心思想是顺其自然。觉得该教育的就传授经验和知识,该是孩子自己领悟的就要放手。
  咬了一下刘恒的手腕,林喻乔觉得难以置信,说好的严父慈母呢,怎么现在会整个角色倒置。
  “不行的,就要现在开始,趁着他还小,赶紧把问题纠正过来,他也只是难受一时而已。要是拖到大了,再改过来会更困难的。”
  林喻乔认真地反驳,让刘恒挑了挑眉。他实在没想到,一直以为会无底线纵容孩子的林喻乔,会这么一丝不苟的关注孩子的教育。
  “所以说,你爹回来了也不管用,明儿起你不吃菜,就没有肉了。”
  捏着儿子的脸,林喻乔笑着看着他有些懵懂的眼神,现在不懂不要紧,明天就亲身经历了。
  让乳母接过儿子,林喻乔就趴在刘恒怀里磨蹭。
  “终于回来了,再见不到你,我就要生病了。”
  “恩?”
  听了林喻乔的话,刘恒不解的挑眉看她。
  “入骨相思知不知啊!”
  将刘恒的手拿过来放在胸口,林喻乔美眸中华光流转,笑容璨璨。
  这情话太甜了,刘恒温柔的与她对视,慢慢贴近中,手也顺势一直没拿下来。
  第二天,林喻乔起来后,才想起昨天刘恒带回来的东西。
  敞开锦盒,里面静静的躺着一根柳枝,还附有一张纸笺。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一边的江嬷嬷看到一根柳枝,心忽的一跳,小心翼翼的看着林喻乔。
  想起从前在锦盒里看到竹笛时,她哭的那么难过,不会是两人又出什么事了吧?
  直到看着林喻乔嘴角越来越弯,笑的甜蜜又满足,江嬷嬷才松了一口气。
  为什么这个主子总是喜欢送不一样的东西?
  怀揣着满心的不解,江嬷嬷暗自摇着头,自去做别的去了。
  ☆、第64章
  刘恒和刘康回宫后,皇后心中一直惦记着刘康一路上的表现,就将刘康身边的黄门三福叫进宫来问话。
  三福是皇后特意为刘康选的人,平日被授以任务,一直注意着刘康的动向,经皇后问起,三福就把刘康一路上的所做所为全都说了一遍。
  “这孩子!”
  听说刘康并没有主动去请见过刘恒,也没有把握住机会多与刘恒亲近时,皇后差点气了个仰倒。她万分后悔,当初临行前,自己确实应该再把儿子叫进宫来嘱咐一下的。
  她一个没注意到,结果刘康就没有做好,这让皇后又无力又气闷。
  他怎么就分不清楚哪是主哪是次呢,这时候是该拘泥礼节的时候吗!
  听说刘康一路上都畏惧人言,不敢主动往前凑,还特意与刘恒相处时谨守礼仪,皇后气极,虽然还勉强维持着仪态,但是暗自扯着袖口,差点连镶边都扯下来。
  皇后不禁想着,要是这时候去的是刘彦,必然会一直找机会呆在刘恒身边,向他请教各种问题,讨得刘恒的欢心。
  在三福说起刘康在泰安行宫醉酒,找了一个宫女伺候后,皇后更是快要按捺不住即将爆发的怒气。
  “事后怎么处理的?这事皇上知道吗?”
  接连问起最关心的话题,皇后已经彻底转移重点,不再期待刘康能够更进一步,表现优异赢得刘恒的关注了,只要他没有惹出什么麻烦来,就算好的了。
  “离开行宫上路后,太子吩咐于德元将人悄悄处理掉了。皇上并未发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